
從最初是起重機配件的鋼釬大錘,手持風鉆,再到鑿巖臺車,最后到TBM,這一路是起重機配件的發展,是一部科技進步是起重機配件的史書,同樣也是一部中鐵十八局人砥礪奮進的史書。20多年的發展積淀,在歷經多項重大工程的淬煉,TBM漸成大器,無論是品牌打造與提升、整體裝備配套與改進、先進技術開發與儲備,還是創新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都有了突破式的發展。
從最原始的人工開挖,到集機、電、液壓、傳感、信息技術于一體的TBM隧道施工技術,是數代人的不懈耕耘換來的成果,隧道施工技術的“換代升級”背后,也是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雙輪驅動、共同發力的結果。
壹
科技創新,鍛造引領企業發展“強大引擎”
參建的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工程成功攻克高埋深、高地應力、高壓涌水、高水頭和大容量機組設計與制造等世界級技術難題,對我國超長引水隧洞建設和引領國家水電科技進步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該工程先后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大壩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等多個獎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TBM施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快速、優質、高效、安全、環保、自動化。為打響TBM品牌,把TBM作為“金剛鉆”王牌打造,通過科技創新,締造TBM品牌,實現從“技術引進”到“全面引領”的重大跨越。
在全長18.4公里的西康鐵路秦嶺隧道施工中,在國內率先引進TBM,改變了風槍怒吼、煙塵滾滾的施工環境,將“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實現了工廠化快速掘進,創當時月掘進509米的全國最高紀錄。該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魯班獎、詹天佑獎,標志著我國向世界先進長大山嶺隧道施工水平邁進。
此后,從錦屏水電站引水隧洞開始,到蘭渝鐵路西秦嶺隧道實現TBM工序一體化生產、南疆鐵路中天山隧道鏖戰新疆第一長隧……秉承創新發展的根本理念,創造了一系列國內和世界領先的建設成果,奠定了在長大隧道工程領域的優勢地位,鑄就了TBM 施工的行業典范和傳奇,真正做到了打好手中的“王牌”,奏響了鏗鏘有力的奮進戰歌。
貳
人才培養,注入企業發展“持久動力”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為在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保持TBM施工的優勢,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不僅僅打造TBM設備優勢,還儲備技術、人才優勢,專門成立TBM工程實驗室,大力實施“TBM人才工程”,打造“智庫”,以實際行動扮演好“伯樂”的角色,不斷發掘培養技術型“千里馬”。頂層設計已然制定,關鍵是要做好執行。筆者認為,應從“三步走”,充實TBM人才庫。
人才庫培養“三步走”
1 | 引人:每年從各大院校招收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堅持導師帶徒的優秀傳統,采取幫扶帶策略,積極拓寬專業人才技能水平提升的途徑。 |
2 | 借智:從中科院、天津大學等院校聘請專家當技術顧問,打造技術理論深厚的師資力量。 |
3 | 育能:選送技術骨干到國外深造學習,大膽啟用技術人才到管理崗位,培養儲備一大批TBM技術與管理人才。 |
歷經千錘百煉,始得真金如火。抓好核心產品,打造領先品牌,是實現滾動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實現品質發展的根本保障。科學創新與人才積淀所形成的強大生命力,則是打造TBM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路上最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為擦亮TBM品牌,推進企業品質發展戮力同心,再譜新篇。
策劃:王中正
作者:唐豐豐(一公司)
編輯:唐豐豐(一公司)、曾凡泓
責任編輯:伍振、王會堂、王飛輝
來源:一公司
主辦: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
TBM,中鐵十八局鑄就品質發展的“大企重器”
? 品牌展示 | 見證隧道貫通一刻,向TBM建設者致敬!
? 品牌展示 | 這個創新團隊,在全國出了名
? 品牌展示 | 攻堅路上,為了TBM品牌更響亮
品牌展示 | 小小皮帶工,創出大名堂
? 品牌展示 | 隧道先鋒18局,TBM“王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