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由承建是起重機配件的
河南官渡黃河特大橋
迎來了重要是起重機配件的一刻
——
大橋主橋勝利合龍!
大橋建設進入
橋面工程和附屬工程施工階段
為年底順利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
已經參與
內蒙古、山東、河南、鄭州、陜西
等多省10余座
跨黃河大橋建設
樹立起長大橋梁優質品牌
技術應用——國內首座
項目由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公路管理局和共同出資,采用PPP模式建設。起于新鄉市原陽縣陽阿鄉,止于鄭州市中牟縣萬灘鎮,路線全長約31.8公里,是河南省品質工程創建試點項目和河南省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官渡黃河大橋是國內首座將體外預應力技術應用于大規模連續梁是起重機配件的特大橋。該橋為長聯寬幅懸臂現澆預應力橋,其中體外預應力的運用是目前國內同類橋梁中根數、噸位最多的特大橋,全橋體外預應力共504束、15624根、1998噸。體外預應力可以有效減少預應力的損失、減輕結構自重、控制通車后結構變形,提高大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安全難度——國內罕見
棧橋上部結構采用專用連接件兩側同時施工,僅用1個月時間實現了棧橋貫通。
充分利用黃河枯水季節組織施工,搶在小浪底調沙之前完成水中樁基及承臺施工。
開展“官渡杯”勞動競賽活動,每月一考評、每季度一評比,充分調動各工區積極性,全面推動項目快速實施。
36套72只掛籃同步懸澆施工,上千工人同時高空作業,面對國內罕見的施工安全難度,全面落實班前安全教育十分鐘、群眾安全員、特種設備第三方、安全風險動態評估第三方等安全管理措施,確保了安全生產。
建設意義:國道咽喉
官渡黃河特大橋是國道107改線的咽喉工程,項目的修建是黃河兩岸社會各界的迫切愿望,是全面落實國家促投資穩增長工作總基調的具體體現,是河南省建成沿黃生態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項目建成后,將保證國道107南北大動脈的暢通,消除黃河灘區交通運輸發展瓶頸,促進黃河兩岸人流、物流的便捷通行,對加快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設,推動鄭新深度融合,發展沿黃經濟帶,促進河南省乃至全國經濟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
來 源 | 官渡黃河大橋項目部、三公司
供 稿 | 胡緯、張言
責 編 | 朱耔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