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點擊上方「」可快速關注 傍晚時分,一公司阿爾及利亞項目部辦公區的電話驟然響起,調度陳伯輝接起電話。“附近公路有交通事故,卡車側翻,司機被困,陳,我們需要幫助……”值班憲兵軍官急切地說。
此刻,距離項目部2.8公里外,一輛滿載干草的卡車側翻在路上,天干物燥,隨時可能起火,后果不堪設想。而從最近的拉格瓦特市調來救援力量,最快也需40分鐘。陳伯輝迅速向班子成員報告了情況,大家一致同意:“生命至上,立刻救人!”
彼時正值項目部避暑休息時間,人員與設備相對集中,距離傍晚復工還有不到半小時,為救援力量在最短時間內集結創造了條件。陳伯輝迅速調動著人員和機械:吊車操作手及機械維修工組成破拆組,兩名受過消防培訓的工人和灑水車司機組成防火組,翻譯與營地醫護人員組成保障組。所有人員帶齊吊裝工具、液壓破拆設備、照明器材和急救包等物資鳴笛出發。
當車隊抵達時,現場聚集了大量圍觀群眾,有人試圖徒手施救,但難以撼動堅硬的鋼鐵。此刻,車輛油路是否損壞情況不明,現場群眾還有人吸煙,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潛在的火災,甚至是爆炸。項目部人員保持安全距離,一邊評估現場,一邊商討計劃。
“各位軍官,希望大家幫我們協調一下,擴大警戒范圍,防止二次傷害。”陳伯輝與憲兵軍官溝通,憲兵隨即擴大警戒范圍至100米外。水車第一時間啟動噴霧,對散落草料進行增濕;機修工用千斤頂和支撐桿穩固傾斜車體,防止二次傾覆;吊車操作手精準定位吊點,隨時準備起吊扶正;翻譯蹲在一旁安撫司機情緒,醫生準備好了擔架和急救藥品。每名成員都在自己的職責中忙碌著,每減少一分鐘的等待,安全系數就增加一分。
“咔嚓”一聲,液壓剪剪斷了方向盤支架,壓迫雙腿的障礙成功清除,司機成功脫困。萬幸的是,經檢查,司機除右腿骨折和擦傷外生命體征平穩。“謝謝,萬分感謝,謝謝你們……”送醫治療前,驚魂未定的司機帶著顫音連聲向大家致謝。
人員脫困讓在場的職工更加振奮,紛紛加快了手中的動作。吊車將車輛扶正,散貨被搬到路邊,經檢查,車輛油路沒有受損,這場危機宣告解除。
現場秩序逐漸恢復,憲兵軍官笑著和大家握手致謝:“辛苦了,兄弟們!”緊接著,他拍了拍陳伯輝的肩膀:“陳,你們是好樣的!中國朋友一如既往地值得信賴!”
27分鐘——從電話鈴聲響起到道路恢復暢通,項目團隊用冷靜的判斷、精準的指揮和高效的執行,在挽救生命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在“一帶一路”上詮釋了責任擔當,成為當地值得信賴的中國朋友。
素 材 | 《筑港報》
供 稿 | 祝偉杰(一公司)
責 編 | 楊 珂
校 核 | 柳新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