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八局集團開欄的話輕啟,邀您步入一場時光旅行。
紛繁忙碌之外,讓我們以詩為舟,詞為帆,徜徉心海,撿拾細碎光陰,探尋那些喚醒內心溫柔力量的瞬間。于“拾光機”中,聽音符悠揚跳躍,看文字細膩溫婉,賞光影絢麗多彩,回望初入職場的青澀、與同事并肩奮斗的朝夕,共憶手執煙火心懷詩意謀遠方的故事、愛與被愛執著無悔共追夢的浪漫......
本期,我們一起欣賞二
公司職工蔡芳芳的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
》 臨近退休,驀然回首,青春得意已一路灑落在塵埃中。作為一名基層財務人員,三十余年的職業生涯,我的指尖無數次劃過泛黃的賬頁,在數字間慢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
當我第一次走進工地財務室,滿屋子都是宣紙和油墨味。師傅塞給我一本牛皮賬本,賬本還帶著體溫,我翻開第一頁,手有點抖,用正楷寫下“銀行賬戶名稱、賬號”,墨水滴在紙上暈開個小墨點,像極了夜空中的小星星——這就是我職業路的起點。
那時候財務工作依然停留在手工做賬階段,沒有電腦,也沒有財務軟件,財務人員需手工填制憑證、手工登記賬簿、撥打算盤珠子得出科目余額、手工畫表格自制科目余額平衡表......面對一項項繁瑣的操作流程,師傅總說:“干會計就得像水平儀,哪怕周圍晃得厲害,也得把基線找得穩。”這話我記到現在,成了我的“職業座右銘”。
2006年考取中級會計師那天,我在板房里把證書貼在墻上,旁邊都是這些年的獎狀。窗外的打樁機還在“咚咚”響,燈光照在賬本上直晃眼,但每一行分錄都寫得工工整整,比學生時代抄作業還認真。
隨著科技的發展,財務工作逐步進入了“數字時代”,對于步入中年的我,這一轉變并不容易。第一次在電腦中找尋“數據透視表”的圖標就找了十分鐘,我坐在板房里直犯愁,挫敗感在心里掀起巨浪。我開始用最笨的辦法突圍:把系統操作步驟抄在便簽上,貼得顯示器四周都是;午休時按著《財務數字化轉型實務》書中的教學,一步步學Excel函數,用紅筆在筆記本上畫滿箭頭;那年冬天,我在板房里熬了三個通宵,終于用函數把跨表數據對上了,當電腦顯示“誤差值0”時,我差點叫出聲來,就跟當年第一次算平賬一樣激動。
2020年,公司派我來到廣州接手南沙項目業務,快50歲的我,
面對持續更新的財務共享系統已經能夠做到從容應對了。三十年,從手工賬到數字化,變的是工具,不變的是“建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的初心。作為基層會計,我或許只是施工企業星云中的一顆微塵,但只要把職業操守當橫軸,把企業發展當縱軸,照樣能在混沌里畫出自己的軌跡。
深夜對完賬,趴在板房窗戶上看遠處的塔吊,紅燈一閃一閃的,像宇宙里的坐標。這玩意兒看多了,竟看出了感情——它立在那兒,就像咱們施工人的“燈塔”,不管多忙多亂,看見它就知道方向在哪兒。
本期朗讀者18融媒主播:陳曦本期作者二公司蔡芳芳內容來源: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更多內容 中鐵十八局召開海外部分國別市場調研座談會,貫徹落實中國鐵建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在阿聯酋市場調研座談講話精神
“四盾齊發”!中鐵十八局參建的多條地鐵刷新“進度條”~
打造科創園區新樣板!中國鐵建·天長科創園二期正式交付
“贛”出水利新績!流源水庫工程正式進入隧洞施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