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集團“百余家參建單位、超百個子項目,如果各自為戰,那成本將會像沙子一樣從指縫里漏走。”同翔項目總經濟師李志雙環顧著施工區域,語氣凝重地說。成本管控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一場以整合資源、精打細算為核心的“緊”革命,在這片百億熱土上破冰啟航,目標直指降本增效與綠色發展并行的
可持續“好日子”。同翔項目整體效果圖廈門同翔高新城產業園綜合開發PPP項目
(簡稱“同翔項目”)是一個涵蓋場平、房建、市政、綠化、水利等多業態共143個子項目的片區開發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
將帶動區域土地開發,加快同翔高新城片區打造“產、城、人、境”深度融合的現代新興科技產業新城,全方位推動片區高質量發展。項目
采用“新總分”全鏈一體化管理模式
,以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協同化與高效化管理。而項目獨有的特點——投資規模大,轉化周期長,準備、建設、運營三期疊加——賦予了全鏈一體化管理更加廣闊的探索空間。
頂層設計:打破壁壘的“一盤棋”哲學
2023年春,同翔項目總部的燈光再次亮到凌晨3點,李志雙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數據:鋼材用量約10萬噸、混凝土用量約50萬立方米、房建工程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場平面積約320公頃、參建單位超百家……雖然有4個分部分擔百余個子項目的施工任務,但總部必須發揮統籌職能,化零為整,走好集約化管理之路。“推行全鏈一體化,我們必須攥成一個拳頭,持續提升創效能力。”項目啟動會上,李志雙如此指出。
同翔項目片區劃分圖按照全鏈一體化管理要求,同翔項目繪制出包含設計、采購、施工、運營四大環節的管理圖譜:
設計——持續深化設計賦能和設計創效,為項目創造有利條件。
采購——發揮百億級的體量優勢,建立起集
中采購的“聯合艦隊”,爭取議價和資源統籌的主動權,破解市場不利因素影響,部分采購成果納入集團區域采購名錄。
施工—— 針對子項目數量多、業態廣、專業復雜等特點,堅持體系化與精益化管理兩手抓,創新片區集群化施工組織管理,系統性開展增收節支和全流程成本穿透,爭取超額實現預期目標。
運營—— 統籌考慮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先選用有利于項目運營的設計方案,蘇頌天文館、體育中心等項目引入光伏發電、節能空調系統節省運營成本。
廈門市屬火炬高新實驗學校通過竣工預驗收
建材之家:供應鏈上的“共享革命”
“老趙,你們買的輔材比隔壁貴兩成多,這錢花得冤吶!”項目黨總支書記張海斌指著單據說道。2023年6月,項目總部在檢查中發現,不同參建單位采購的同規格輔材價格竟然相差23%。“參建隊伍的成本也是項目的成本,能省下的都是利潤,我們得建個‘共享池’,擰干這價格的水分。” 張海斌的提議,
直指分散采購的痛點,催生了跨單位協作的采購樞紐——“建材之家”的誕生。
蘇頌天文館關鍵工程——飄帶順利合龍
然而,“建材之家”運行初期阻力不小。“自己買快啊!統一采購,耽誤了工期算誰的?”老趙的質疑,也代表了部分參建單位的心聲。面對擔憂,項目總部沒有強行命令,而是帶著他們到已入駐的優質供應商工廠實地考察:自動化的生產線,標準化的品控體系,
特別是比老趙原渠道低10%的報價,讓他瞪大了眼睛。
“我馬上加入,這錢省得實在。”老趙說。
項目總部組織參建單位實地考察
如今,“建材之家”已建立了57類房建物資品牌庫,數據顯示,
綜合物資采購成本平均下降了接近6個點。
而更深遠的改變發生在協作生態層面:項目總部統一了材料標準,確保了工程質量;供貨方薄利多銷,做大了市場份額;采購方節省的成本,直接變成了利潤。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參建單位,讓他們紛紛將自己手里的優質供應商介紹加入“建材之家”,形成
三方共贏的生動局面。土方魔術:百萬方土的“時空穿越”
在子項目新厝安置房施工現場,推土機司機老陳看著滿載土方的車隊駛向3公里外的場平項目,不禁感慨:“以前這些土要拉去20公里外的棄土場,現在這些土挪個窩,這邊運費省了,那邊買土錢也省了,雙贏。”而這樣的轉變,得益于項目總部“一盤棋”的精心設計,
讓百萬土方像變戲法般“時空穿越”。
回填土方回填土壓實 項目初步測算顯示,全周期土石方挖填總量將超過百萬立方米。面對如此巨大的體量,若缺乏統籌,部分區域開挖的合格土方外運廢棄,而其他區域又需高價外購回填土,
不僅會造成直接的運輸和購土成本浪費,更將帶來不必要的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
為此,在前期策劃時,項目總部就將所有子項目土石方納入總部管控,制定了科學的土石方調配方案,并根據項目進度動態調整。
為了讓土在各子項目間“流動”起來,工程部經理張冰清帶領團隊基于實時土方信息平臺數據,對首批緊密關聯的重點子項目的土方進行測算,累計分析土質報告120余份,并通過反復模擬比選超過15套轉運路徑組合,做出了科學的土方調配方案及轉運路線圖。安置房挖出的合格土方,在環保部門監管下,經總部統籌調配后運至3公里外的場平項目回填,解決了該區域80%的回填土缺口,顯著緩解了其外購土方的成本壓力,確保了土石方動態平衡。
通過土方系統調配,同翔項目預計可減少約百萬立方米的土方外運,省下的不僅是真金白銀,更是寶貴的資源。
新厝中學通過竣工預驗收
從材料的精打細算,到土方的智慧流轉,同翔項目的降本增效實踐,本質上是一場關于“算珠哲學”的管理革命——每個環節都是一顆算珠,單獨撥動難見成效,只有全鏈貫通、協同發力,才能算出效益最大化的“最優解”。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掠過項目建設工地,罐車、廂貨車、自卸車正有序穿梭。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緊”的是集約管理的缺口,“寬”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而貫穿始終的,是對“每一分成本都值得被尊重”的極致追求。這或許就是新時代基建項目的“生存智慧”:用全周期管理的“繡花功夫”,繡出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
來 源 | 投資項目直營部、同翔項目
供 稿 | 裴宗文、李珍妮 校 對 | 謝保英
責 編 | 尹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