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750履帶式裝甲救護車,作為我軍研制的第一種裝甲救護車,其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填補了裝甲裝備體系中的空白,解決了野戰條件下裝甲機械化部隊戰場救護無制式裝備的問題750履帶吊。
同時,它標志著裝甲機械化部隊一線戰場救護將由傳統的抬擔架向流動的裝甲“紅十字”救護的轉變,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當然,不盡如人意處也在所難免:一是由于其底盤是在63式裝甲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底盤性能相對落后,行駛的平穩性和機動性能不理想;二是救護倉低矮,照明條件較差。救護倉全高是2.184米,減去車底距地高0.433米,再減去上下裝甲板的厚度(各約0.20米左右),救護倉實際凈高只有1.711米,如果再考慮倉內車底板的高度,凈高更低,稍高一點的醫護人員就有點直不起腰,不便于站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