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漢濟渭項目部秦嶺隧洞5號支洞
正在緊張掘進是吊車租賃的秦嶺輸水隧洞,是國家級重點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是吊車租賃的重中之重,全長98.3公里,長度居世界第二,最大埋深2012米,面臨超長距離通風、出渣、巖爆、涌水、高溫地熱等世界性難題,綜合施工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狹窄是吊車租賃的作業平臺上,電焊飛濺的火花照亮四周黑色的巖壁。負責隧洞支護鋼拱架焊接的史尚踩在斜梯上,身穿防彈衣,頭戴鋼盔,正側著身子焊接一旁的鋼拱架,閃爍的火花照亮他滿頭的汗水,脖子上掛的毛巾已被完全浸濕。
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
“近一年內,秦嶺輸水隧洞發生了800多次巖爆,掘進機平均每掘進1米就會遭遇一次,高峰時日巖爆次數多達60余次。”隧道公司引漢濟渭項目經理呂二超介紹。
文:王振中
“置身黑暗的隧洞中,難以辨認方向,如何確保南北兩條隧洞精準貫通?”項目工程部技術員呂小東解答:“雖然地底一片漆黑,但TBM掘進機依靠的是智能化的‘大腦’。在施工中,采用洞外高精度雙頻GPS技術,洞內導線控制網交叉雙導線測量以及VMT等測控技術,能完全保證隧洞精準貫通。”
來源:
?
進行洞內支護作業
審核:王飛輝、彭琦、黃楷、吳東
2021年2月,隧道公司引漢濟渭項目部全體參建員工站在時代的起點,繼往開來,在美麗的秦嶺譜寫著新的篇章。
? 王興周到天津地鐵6號線、8號線檢查慰問
“突發的巖爆就像觸發了炸彈,讓人防不勝防,巖石彈射力最強的一次,碎石像子彈一樣射而出。”項目部TBM工長張日東說,一線工人甚至要“全副武裝”,防彈衣、鋼盔就是他們日常的工服。
近5人高的隧洞內,巖壁上的一串燈光將隧洞拉向遠方。洞內溫度近40攝氏度,相對濕度約90%,感受不到一絲自然風,像個密不透風的大蒸籠。工友們汗流浹背,不停揮動著手中的鐵锨轉移渣土,汗涔涔的后背被燈光照得油亮,一滴滴汗水不時從沾有泥灰的皮膚滑落,化成隧洞中溫熱的微光。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使得玉成。昏暗的隧洞中,不僅流動著巖石裂隙滲出的水,也閃爍著建設者堅持打造智慧工程的光芒。為了應對比鋼板硬度還強的高耐磨硬巖,引漢濟渭工程專門引進了兩臺全斷面硬巖掘進機(TBM),從秦嶺南北兩側雙向掘進,掘進速度是人工鉆爆法的3至5倍。面對難解的地質問題,隧道公司聯合專家、科研單位開展科研攻關。工程應用了微震監測等綜合超前地質預報手段,有效預測了地下水及巖爆;應用了超前水錘鉆機鉆孔釋放應力,降低巖爆強度,極大地保障了建設者的施工安全。
? 閆廣天在杭州開展系列商務活動
一線故事 | 北京廣渠路建設者的1000個日夜!
編輯:陳凡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這些“地下鐵人”默默無聞的戰斗在秦嶺北麓,他們為實現’水潤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的宏愿揮灑熱血,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艱辛甩在身后。循著地下流淌的光,與漢江清水匯聚,徐徐北上。
隧道公司
開年即開戰,開戰即決戰。凜冽寒冬里,秦嶺大梁北麓,一縷縷白煙騰然升起,大山像活了一般,頗具靈性,映襯著地表下1496米處的“火熱”景象。
“項目一期投資191.3億元,工程完工后,年調水規模可達15億立方米,不僅能滿足西安、咸陽、渭南、楊凌4個重點城市、11個縣級城市、1個工業園區以及西咸新區5座新城共21個對象用水,每年還能增加7億立方米以上的渭河干流水量,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有效補充黃河水資源,為陜西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推動全省實現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引漢濟渭公司副總經理徐國鑫介紹。
責編:曾凡泓
職工現場討論施工方案
據了解,從2011年準備工程開建至今,隧洞已掘進了95.6公里,僅剩2.7公里就能全線貫通。目前處于埋深最大、巖石強度最高的秦嶺主脊段,屬于施工過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
陜西缺水,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數的一半,且水資源分布極度不均。陜南的水資源占全省的71%,而關中和陜北的水資源僅占29%。引漢濟渭工程就是實現陜西省水資源優化管理的南水北調工程,也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補充。
隧洞掘進如同一場戰役,工人作業時不僅要忍受高溫高濕環境引起的嘔吐、暈厥,更要提防突如其來的巖爆、突涌水、軟巖流沙等意外,每掘進一米都極為不易。
? 正月十五到,十八局版“元宵”已煮好,邀您品嘗!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