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由中鐵十八局五公司承建是拖拉機吊車視頻的連接北京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是拖拉機吊車視頻的快速通道——北京廣渠路東延道路工程在北京地鐵八通線是拖拉機吊車視頻的咽喉路段成功實施了軌道橋梁基礎的五點同步托換作業,刷新了我國軌道橋梁基礎托換的紀錄。該新聞先后在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東方時空》《共同關注》《24小時》及北京衛視等欄目播出,中國政府網、新華社、中新社、《經濟日報》、新浪網、鳳凰網等國內主流媒體也予以報道。
央視新聞報道集錦
央視《新聞聯播》截圖
央視《新聞直播間》截圖
央視《東方時空》截圖
央視《24小時》截圖
央視《共同關注》截圖
中國政府網報道截圖
新華社報道截圖
中新社報道截圖
《經濟日報》截圖
新聞深一度
連接北京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的快速通道—北京廣渠路東延道路工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北京市“一核雙冀”城市布局的戰略性支撐項目,8月31日凌晨,穿越地鐵八通線的咽喉路段成功實施了軌道橋梁基礎的五點同步托換作業,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同時也刷新了我國軌道橋梁基礎托換的最高記錄。
北京廣渠路東延道路工程全長7.6公里,設計為雙層行車系統,地面為景觀道路,地下隧道分為雙向6車道的快速路和綜合管廊,受周邊環境限制,下層隧道有5處與正在運營的地鐵八通線橋墩基礎產生位置重合,為了在不影響列車運行安全的前提下開挖地下隧道,采用目前國際領先的橋梁基礎托換施工技術。
所謂樁基托換,就像“偷梁換柱”,先在橋墩兩側建一個新的基礎,通過組群千斤頂頂住橋梁,把受力荷載轉換后,再拆掉原有基礎,為開挖隧道提供出工作面。
北京地鐵八通線高峰期的發車間隔僅2分50秒,每天的客運量達30萬人次,要在保證地鐵安全運行的同時,進行基礎托換,必須做到萬無一失,此次托換作業采用地上和地下兩套千斤頂系統,5個托換點同步頂升,這種超大規模的軌道橋梁多點同步托換,國內沒有先例,技術難度和安全風險相當大。
技術人員利用BIM建筑模擬技術,通過計算軟件對托換體系進行受力分析,優化施工工藝,并通過自動化綜合監測裝置,實時調整非對稱頂升條件下的受力均衡。
8月31日凌晨2時,隨著最后一根原有橋梁基礎的截斷拆除,整個軌道橋梁順利完成受力轉換作業,軌道橋梁的水平和垂直精度誤差不到2毫米,為我國集約化利用地下空間提供了成功經驗。
廣渠路道路東延工程不僅將有效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步伐,也可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北京市“一核雙冀”的城市布局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
文圖:龍艷、李學彬、徐輝
編輯:王飛輝、彭琦
審核:伍振、王會堂、王飛輝、曾凡泓、彭琦、黃楷
來源:五公司
主辦: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
? 國內跨度及荷載最大管道懸索橋主體完工
? 集團公司黨委召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民主生活會
? 集團公司黨委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專題會議
關注 | 宣傳片(2019版)出爐
? 內部承包和模擬股份制③ | 模式一變天地寬,潮涌燕郊再揚帆
? 內部承包和模擬股份制② | 讓“小崗精神”在隧道施工領域再發“新枝”
內部承包和模擬股份制① | 鑄造利益分配“引擎”,破除項目管理“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