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公局總承包公司全國生態日 8月15日 綠色生活 全民行動
2025年8月15日是第3個全國生態日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念提出20周年濟南地鐵項目將“兩山”理念
深度融入建設全生命周期
通過選址規劃、節能設計、污染防控、資源循環等
一系列切實可行、成效顯著的綠色建造實踐
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供了
可復制推廣的“綠色方案”
嚴守生態紅線 守護綠水青山
項目選址將“保護綠水青山”作為首要原則,嚴格規避基本農田、濕地、水體等生態敏感區域,堅決守住生態底線;同時,創新性提出并落實“400米半徑土地高效利用原則”(項目邊界400米范圍內既有建筑容積率不低于0.8),有效促進了土地集約利用與社區功能融合。項目在尊重自然、保護綠水青山的前提下實現科學布局,選址過程系統考量地形、水文、氣候等自然要素及潛在污染源,將生態優勢轉化為長遠發展的金山銀山。
綠色技術驅動 轉化金山銀山
項目以節能環保為核心,通過成熟可靠、易于推廣的技術應用,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將節能降碳直接轉化為金山銀山。
圍護結構嚴標準:嚴格執行《GB55015-2021公共建筑節能標準》,顯著提升建筑保溫隔熱性能。
智能照明高效率: 照明功率密度達國標GB50034目標值,全面采用無汞LED燈具,并實現90%以上空間三種照明場景的智能控制,大幅降低能耗。
可再生能源占比實:光伏發電系統供電占比穩定超過10%,為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提供了可量化、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材料循環利廢廣: 遮陽頂棚、空調機房等設施大量采用鋼結構、玻璃、塑料等可回收材料,建立了完善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顯著降低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
全過程管控 保障綠水青山
施工階段創新實施全過程精細化污染管控模式,守護一方綠水青山。
制度先行有保障: 制定《施工管理體系及管理制度》及《營建和拆建廢棄物管理計劃》,明確設定每平方米建筑廢棄物產生量嚴控在12.2千克以內的目標,并配套有效的源頭減量和分類回收措施。
揚塵治理見真章: 在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要求基礎上,突出強調“早計劃、早治理”,將揚塵防控措施融入施工全過程管理,項目先后獲得濟南市政府及業主單位累計
8次通報表揚。 濟南地鐵項目通過一系列目標清晰、標準明確、技術成熟、管理到位的綠色建造措施,成功打造了生態友好、高效節能的現代化軌道交通工程。用科學規劃鋪就保護綠水青山之路,用扎實行動架起創造金山銀山之橋,不僅為泉城濟南的綠色發展增添了亮麗一筆,更以其切實可行的路徑和可量化的成果,為響應“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號召,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實踐典范。
點擊圖片 回顧往期內容
公司召開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產工作會暨第二季度安委會、節能環保領導小組擴大會
責任編輯:樊志剛校審:魏維 王玉慧制作:黃偉鵬來源:濟南地鐵項目 盧孟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