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二十多年的光陰都融進了這橋墩鋼纜里,值了。”在燕磯長江大橋攻堅的關鍵階段,項目黨支部書記喻林峰望著初具規模的橋體,語氣篤定。
這位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的建設者,曾將心血傾注于鄂東長江大橋、哈大客專、肯尼亞內馬鐵路等多項重大工程的建設。二十載風雨兼程,他參與鑄就的不僅是跨越天塹的通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行業認可。當被問及何以堅守,喻林峰的回答樸素而堅定:“既然選擇了與江河為伴,以基建為業,就要把根扎進工地,把最好的作品鐫刻在祖國山河間。”
哈大線上的“黑金”試煉
2008年的冬天,北風像刀子一樣刮過東北平原。哈大鐵路沿線,供暖需求如同繃緊的弦,煤炭——這條鋼鐵動脈的“黑金血液”,供應卻成了老大難。當時,市場經濟遠不如現在,混亂的市場如同凍土下的暗流,潛藏著種種不堪。
時年26歲的喻林峰,正任職哈大鐵路的物資部部長,負責冬季供暖煤炭的采購與驗收。寒冬已至,第一批煤炭終于運抵項目部,卸車時,煤塊砸在凍硬的地面上,聲音沉悶,揚起一片黑灰。喻林峰蹲下身,抓起一把,在手里捻了捻,又仔細看了看。不對勁!煤塊里夾雜著大量細碎的土塊和明顯棱角分明的石塊,顏色也深淺不一。他心頭一沉:這煤質,太差了!
“等等,你這煤怎么回事?里面怎么摻雜這么多石頭?”喻林峰指著剛卸下的煤堆,質問著供應商。
“哎喲,你剛來不了解情況!”供應商熟稔地湊過來,一股子煙味混合著煤塵味,“這年頭,煤源緊俏得很!能按時送到就不錯了。這‘矸石’,不影響燒!天寒地凍的,別太較真。”他邊說邊飛快地從懷里掏出一條用報紙裹著的煙,不由分說地往喻林峰的口袋里塞,“拿著抽!驗收單上通融通融,咱們細水長流嘛。”
喻林峰像被燙到一樣,猛地后退一步,那條煙“啪”地掉在煤灰里。他義正言辭地說,“這煙,你拿回去。這煤,雜質嚴重超標,我拒收!”聞言,供應商陰沉沉地盯著他,半晌,威脅道:“看清楚!這就是合格的煤!”
“我也請你看清楚!”喻林峰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目光毫不退縮地迎向供應商,“這煤,是大家過冬的指望!摻假使詐、威脅恐嚇?你們找錯人了!”
供應商顯然沒料到這個年輕人如此硬氣,眼中閃過一絲錯愕和惱怒。而一旁聽到動靜的同事正迅速圍攏過來,他知道今天占不到便宜了。
“咱們走著瞧!”撂下一句狠話,供應商悻悻離去。
風波暫時平息,喻林峰頂著巨大的威脅和某些“和稀泥”的勸說,堅持將詳細的質量報告和遭遇威脅的情況向上級做了匯報。在確鑿的證據和堅定的立場面前,領導也迅速做出決定:所有已運抵的不合格煤炭,按合同規定嚴格扣罰,并立即尋求新的、信譽可靠的供應商。
幾天后,新供應商的第一車優質煤炭駛入煤場。卸下的煤塊烏黑、堅實,在冬日的陽光下甚至泛著隱隱的光澤。寒風依舊凜冽,但喻林峰的心里卻感到一絲久違的暖意和踏實。
這一場關于“黑金”的較量,喻林峰用他的“不識時務”,艱難地贏得了一場勝利。而這份在旁人看來近乎“不知變通”的較真,正是喻林峰戰斗精神的起點,更是他作為黨員,對原則底線的堅守。他知道,守護這條鋼鐵動脈的“溫度”,需要的不僅是煤炭的熱量,更是人心深處那不容玷污的原則之火。
“基建人丈量的不只是毫米誤差,更是黨員的黨性刻度。”喻林峰這樣說。
赤道線上的黨員背影 2017年肯尼亞的旱季,內馬鐵路項目部那片廣袤的200多畝營地上,鐵皮屋頂被烈日炙烤得滋滋作響。時值總統大選,肯尼亞的政治空氣仿佛凝固的火山灰,治安環境驟然緊繃。項目部會議室里,氣氛比室外的熱浪更加凝重。喻林峰緊鎖眉頭,正與班子成員緊急商討著應對極端情況的撤離路線,每一個決策都重若千鈞。
作為分管公共安全的項目黨支部書記,他將應急預案的“扣子”扣到最細處:精確部署兩條“生命路線”上的每個路口的熒光標記、每輛接駁車的座位編號;營地鐵絲網加裝報警裝置,形成嚴密防線;未雨綢繆,確保應急食品供應,廚房里儲備足量米面,廚房外,圈養的2頭牛、8只羊正悠悠吃草。
然而,僅僅有預案遠遠不夠。面對這片足有四十多個足球場大小的營地,如何在突發情況下確保每一個角落的安全,迅速響應?喻林峰決定將項目部的黨員骨干和班子成員組織起來,編成十個巡邏小組,在大選期間,成項目部的“守夜人”。
有時,無形的壓力比有形的威脅更難驅散。大選日臨近,項目部里的氣氛愈發凝重,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不安。年輕的技術員們面色緊繃,產業工人更是難掩恐慌,私下議論紛紛。喻林峰看在眼里,走向食堂、工棚,一次次耐心地進行談話。
“別慌,看看我們加固的鐵網,看看日夜巡邏的同志,看看外面站崗的警察。我們準備充分,這里就是最堅固的堡壘!”他聲音沉穩,如同定海神針,一點一點熨平人們心頭的褶皺。
從大選初始到塵埃落定,從夜幕降臨到朝陽升起,60多個日夜里,黨員們的腳步踏遍了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海外項目,我們更要筑牢黨員身份意識。因為,我們不僅是建橋者,更是國家形象的代言人。”喻林峰說。
攻堅破局礪匠心 “黨員干部就要有擔當,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在項目建設的重重難關前,喻林峰一次次挺身而出,凝聚團隊,架起跨越天塹的鋼鐵長虹。
2022年底,燕磯長江大橋項目正陷入橫跨兩鎮九村、涉及400畝土地和230余座房屋的復雜征拆難題,喻林峰深感時間緊迫。從鎮政府到市政府,從自規局到交通局,他頂著高燒隔離,用電話“熱線”日夜攻堅,憑借“釘釘子”般的韌勁和高效協調,硬是在三個月內撬動了困局。
項目開始建設后,喻林峰望著近20位黨員同志,一個創新性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形:將黨員力量精準聚焦,組建三個特色鮮明的黨小組,讓黨旗在安全生產最前沿高高飄揚。
綜合管理黨小組主要負責項目部、梁場駐地、工人產業園的管理,像一個“安全管家”,為一線建設者守好安穩后方。安全環保文明施工黨小組,就像流動在工地的“安全哨兵”,每日穿梭于鋼筋叢林間,讓隱患無所遁形。科技攻關黨小組的“智囊團”們,攻克大橋施工技術難題的同時,也為安全施工扎緊了技術“籬笆”。
三個黨小組,三股紅色的力量,在喻林峰的統籌下,如同一臺精密的機器高效運轉。他們職責清晰又相互聯動,將黨建工作深度“焊接”在項目安全生產的每一個鏈條、每一個環節上。
“大橋建設不僅要鋼筋鐵骨,更要紅心向黨。”喻林峰說。在燕磯長江大橋,他深化“黨員示范崗”建設,精心組織“六比六創”勞動競賽,讓黨員在崗位上亮身份、在技能上比高低。在青年技術員培養上,他以“1+1+1”梯隊式培養機制,加速新員工成長曲線,壓實骨干人才傳幫帶責任,構建起人才輩出的良性循環。項目部迄今培養的66名新員工,多數已能獨當一面,成為項目建設的中堅力量。
人心齊,泰山移。“我們的競爭在外,而不在內。”喻林峰常常這樣說。他著力營造開放包容、團結奮進的項目氛圍:鼓勵員工建言獻策,暢通溝通渠道;定期舉行女性員工座談會,用心傾聽“半邊天”的心聲;每逢佳節,精心策劃趣味活動,為項目部注入歡聲笑語。他堅信,只有打造一個溫暖和諧、充滿歸屬感的“大家庭”,才能激發出建設世界級橋梁的磅礴偉力。
從貴州磅站到非洲草原,從湖南大岳到長江之濱,喻林峰用二十年基建生涯證明:真正的基建精神,是鋼筋里澆筑的黨性,是混凝土中凝結的初心。
欄目策劃:黨委工作部
來源:燕磯長江大橋項目
作者:徐夢穎圖片:陸落義小編:昌文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