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一局八公司當晨曦掠過御窯廠遺址的龍珠閣,陶溪川文創街區的紅磚煙囪已映出鎏金光影。在這片見證了中國陶瓷文明千年演進的土地上,中鐵一局承建的陶溪川旅游街區逸衡酒店、英迪格酒店、山景套房等一座座建筑正拔地而起,成為傳統與時尚交融的城市新地標。
匠心打造瓷都“新名片”
陶溪川旅游街區是景德鎮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建的景德鎮二期、四期項目就位于該街區北部,建成后,對提升區域旅游品質,優化產業結構,改善民生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陶溪川旅游文創街區 二期工程主要包括1棟8層的逸衡酒店、1棟8層的英迪格酒店,總建筑面積約67793平方米。四期工程主要包括塤藝術空間、酒店配套及多功能廳、山景套房、地下車庫等,總建筑面積37510平方米。兩項工程均屬景德鎮市重點工程。
作為中鐵一局在景德鎮的第一個項目,項目不僅立志成為“城市酒店新標桿”,更肩負著開拓市場、樹立品牌形象的重任。
▲二期英迪格、逸衡酒店封頂現場 2024年春節前夕,項目開工,項目負責人王毅帶領項目管理人員跑步進場。面對圖紙滯后、體量大、工期緊等諸多不利因素,項目部運用BIM技術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為項目早日進場爭取時間。前后邀請中鐵一局集團及八公司后臺部門對兩個地庫的圍護結構給予指導,確保地下水安全。同時,項目部還組織管理人員到對標酒店進行實地考察,對其硬裝、軟裝進行觀摩學習,汲取優秀經驗。
圖紙明確后,項目部倒排工期,建立了“日清日結”銷項制度和周進度預警機制。“所謂‘日清日結’,就是每天通過對當天工作任務、進度、成本等進行復盤,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而‘周預警’,則是通過對上周施工進度的有效監控,及時發現項目進度偏差,確保項目高效推進。”項目負責人王毅說道。
▲四期酒店群建設現場 晨曦微露時,王毅已站在工地最高處;大干期間,項目黨支部書記兼總工王新,帶領黨員突擊隊承擔起能源站基坑支護任務;材料供應緊張,物資部長謝鵬剛日夜奔波在保障材料供應的路上;安全總監簡勇的“三不放過”,讓項目安全生產600天……在全體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項目人均年產值高達3700多萬,并為有效推動后續相關項目承接,以“干好現場,循環市場”贏得了口碑。
今年4月30日,四期項目兩座酒店全部封頂;6月24日,四期項目酒店樣板房順利通過驗收;7月21日,二期項目酒店工程順利完成精裝樣板房施工及確認……中鐵一局建設者,用專業、敬業為業主交了一張張滿意答卷。
彩色混凝土演繹“陶瓷美學”
二期英迪格和逸衡酒店作為當地的五星級和四星級酒店工程,對工程質量和造型要求極高。在其裙房外立面建設中,將可視面設計為磚紅色清水彩色混凝土,但就是“這抹紅”可給建設者出了難題。
▲二期英迪格、逸衡酒店外觀效果圖
當地施工用彩色混凝土的建筑非常少,為保證外立面效果觀感質量達到最佳,項目團隊花了三個月做了近12組混凝土試塊,才確定了彩色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時,還開展了長時間暴曬失色觀察實驗,為了防止“成品走樣”,項目部還在現場試作了一個樓層旋轉梯和一個4米高的外立面實體,沒有問題,才正式開工。
▲二期英迪格酒店外觀實景
▲二期英迪格酒店樣板間實景
英迪格酒店的走廊、電梯間及客房墻面均采用獨家定制的“陶土老磚”鑲貼,每塊磚僅250×50×10毫米,斑駁的肌理仿佛歷經歲月洗禮,賦予空間厚重的歷史質感,但也讓施工難度再次升級。為達到最佳裝飾效果,工人們需以極高的精度逐塊拼貼,這種近乎苛刻的工藝標準,讓熟練師傅每人每天也僅能完成2-3平方米的作業。
▲二期英迪格酒店走廊 地下室管道安裝上,涉及消防、冷熱水、機電、風管等多個專業,項目團隊組織各個專業隊伍對各自管道進行分析,在有限的空間內合理布設眾多管道設備,并保證各個專業管道及設備正常運行。對于部分設計圖中只標出起止節點、未畫出具體路徑走向的管線,項目部則通過BIM技術提前布置各個管線位置,并進行碰撞檢測,從而有效規避了碰撞增加、凈高不足、規范執行偏差、施工效率低、成本上升等風險。
▲二期逸衡酒店樣板間實景
截至目前,項目二期工程已進入全面精裝階段,項目整體已具雛形,預計在今年年底完工交付。
工業遺產里“煥發新生”
四期工程同樣面臨諸多挑戰。該工程的糧庫酒店均為糧庫加固改造而成,需在原有糧庫內進行施工,作業面、施工空間嚴重受限。
▲四期糧庫改造酒店 在拆除與加固過程中,為確保周邊建筑物結構安全,項目部多次召開專家會和討論會,制定詳細的“微創手術”方案:對原大跨度混凝土結構進行精準切割,同步采用鋼結構加固,既保留歷史肌理,又拓展現代功能空間,完美實現“新舊共生”。同時,加大“人、機、材”投入和協調力度,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增強現場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持續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確保施工有序進行。
▲四期山景套房樣板間實景 “塤”是古代用陶土燒制的吹奏樂器,外觀多呈圓形或橢圓形。項目的塤藝術館造型獨特,設計為框架結構且無詳細施工圖紙。在施工前,項目部利用3D打印技術先制作了一個藝術館的立體模型,再制作了一個砌筑模型,拿著兩套“模型”先行進行研究。同時,通過召開專題研討會、邀請專家等方式,對藝術館的環形梁、兩層之間的彎曲型立柱、砌體外形等進行反復研討,確保建設順利進行。
▲塤藝術館效果圖 地下室施工中,開槽土最深達11.6米,周邊既有糧庫建筑需要妥善保護,另一側為鳳凰山山體,基坑周邊防護壓力大。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一方面采取“支護樁與止水帷幕相結合”的措施,保證既有建筑物結構安全;另一方面,增加作業人員,協調規劃場地布置和使用,確保工程進度。
▲四期北地庫地下室施工
目前,項目四期工程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預計在2026年1季度完成交付。
當夜幕降臨,酒店群的玻璃幕墻與老瓷廠的紅磚相映成趣,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筑在此完美融合。中鐵一局建設者正以鋼為骨、以混凝土為釉,在千年瓷都的畫卷上描繪著新時代的瑰麗圖景。(通訊員:孟玥)
編 輯 | 孟 玥審 核 | 李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