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五局成都公司烈日當空,位于川中資陽地區的成渝中線9標項目施工現場熱浪滾滾,橋梁被烈日照得泛白,地表溫度飆升至40攝氏度。
安全員吳炳春坐 在辦公室,右手拖著鼠標,眼睛盯著傳回來的影像資料,對巡航路線進行調整。隨著指令下達,一架灰色無人機從項目部“停機坪”升空,開始沿著施工現場既定的軌跡巡航。
以往這樣的高溫天氣,人工安全巡檢是個不小的挑戰,作業人員需要頂著酷熱,環繞整個施工現場走一圈,還會爬上橋墩進行檢查。而如今,只需1臺無人機和1臺電腦,作業人員動動鼠標就開啟了智能巡檢模式,為夏日巡檢帶來了極大方便,提升了巡檢效率。
成渝中線四川段9標一分部位于資陽市安岳縣境內,全長28.4公里,有橋梁38座、隧道3座、路基34段,橋隧占比79%。榮家灣隧道為高瓦斯隧道、田柳灣特大橋21號墩為全線最高墩,具有作業標準高、組織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特點。
在往常,人工安全巡檢需頂著烈日在現場往返行走,耗時耗力,工裝常被汗水浸透。“那時候走一圈,衣服能擰出半瓶水。”吳炳春緊盯著屏幕上的實時畫面說。
作為 智能高鐵2.0示范工程,成渝中線項目緊扣新質生產力發展,打破傳統工作模式,運用“定點巡航”和“機動巡航”,構建起立體化安全防控體系。
局成渝中線9標項目部安全總監羅俊
說:“過去人工安全巡視像‘打游擊’,現在無人機就是‘狙擊手’。”
無人機搭載著高清攝像與航線定位、定點拍照系統,如同不知疲倦的“空中哨兵”,無懼高溫進行高效工作。同樣的一次巡檢任務,無人機巡檢時間大幅壓縮至20分鐘,它不僅能穿透熱浪清楚地看到作業人員操作規程是否符合操作規范,其俯視視角還可捕捉人工難以察覺的線路情況,周邊地質、安全隱患等情況一目了然。
“就像給高鐵項目做CT掃描。”
一分部安全總監王程 介紹,無人機能看到監測周邊山體危石、雨水形成的小溝等人工難以察覺的隱患,讓“看不見的風險”無處遁形。
在日常巡檢工作中,安全員使用無人機進行實時安全監控,可將傳回的圖片逐張放大或現場錄像,即便在150米高空,細節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看到問題,安全員把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班組,快速消除現場安全隱患。
今年2月以來,成渝中線四川段9標項目月產值均突破1億元,最高日產值突破600萬元。無人機全程參與施工生產實時監控,累計完成300余次巡檢,采集影像數據600余條,已然成為項目保障安全的得力助手。
在這炎炎夏日,“空中哨兵”在成渝中線四川段9標的上空忙碌穿梭,用科技改變了工作方式,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為施工安全保駕護航。
信息來源丨中鐵五局掃碼關注中鐵五局成都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