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院活力田頭,遇見光明。本期"臻心·致遠"專欄聚焦風景園林板塊,看向
湛江南三鎮"百千萬工程"光明村、田頭村典型村規劃設計方案
,展示四航院風景園林專業優勢和美學與工程融合實踐。
▲南三鎮光明村、田頭村
方案鳥瞰圖項目概況光明村、田頭村位于湛江坡頭區南三鎮南部,自然條件良好,是鎮域內的重要經濟發展節點。
本次設計被列入典型村培育體系,范圍包括整體村莊的道路提升、景觀塑造、建筑立面改造、“三產”重新梳理等多項內容,通過整體性、特色性原則優化和改造村貌,最終實現“漁見光明,活力田頭”美好愿景。
方案設計以“微介入、輕改造、強賦能"為核心理念,深度發掘本土資源稟賦,凝聚了項目組對光明村、田頭村生態村落湛美田園、濱海漁鄉、民居古韻的深度解讀與匠心構想;通過精細化空間營造,既實現了傳統村落歷史文脈的活態保護,又完成了現代功能需求的有機更新,構建起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范式。
▲結構分析圖設計策略01銜接-規劃 光明村與田頭村作為湛江坡頭區南三鎮南部的兩個行政村,被列入典型村培育體系;依據相關規劃,被劃定為集聚提升類村莊,并確立以農業為主導的鄉村發展定位。
根據規劃,兩村將在保持農業特色的基礎上,通過系統規劃與資源整合,實現產業集聚升級與鄉村綜合品質提升,為坡頭區南部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的示范樣本。
02 文化-加持光明村: 以漁網編織產業經緯,以古民居鐫刻文化年輪,以對蝦養殖激活藍色經濟,以拉大網傳承漁家魂脈,以飄色藝術裝點非遺星空,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田頭村: 文人輩出,翰墨底蘊深厚,但其文化傳承乏力。陳氏小宗,是湛江市級文化保護單位,作為田頭村陳氏始祖的祠堂,有三百多年歷史。陳氏小宗在民國時期曾是湛江十景之一。明有安南王陳上川,清有吏部尚書陳瑸、武秀才陳躍龍。村內沿襲歷史崇文傳統,鼓勵本村學子精進向學。
▲文化元素提取03 設計-策略 設計概念以“靜謐島居,漁見光明”為主題,“靜謐島居”通過設計進一步塑造其天然風貌;"遇見光明"則通過產業發展來培育新興商貿和業態,最終解決光明村的存在的短板問題和特色不明的困境。
田頭村主要通過文化傳承、產業多元提質、人居優配煥新三大方向解決問題。如:特色品牌形象、促農業特色化、統一建筑風貌等手法,進一步塑造田頭村的風貌形象,塑造出"看得見炊煙、記得住鄉愁"的新時代嶺南鄉村風尚。
04 激活-亮點光明村——濱水挑臺和釣魚臺
這個曾以“躬耕為筆、稻浪為箋”的傳統村落,近年來依托濱海資源推進鄉村振興,在光明壩設置觀景平臺、休閑步道,提遮陽廊架下,垂釣者支起馬扎,釣竿輕點處泛起粼粼波光,此刻的光明村,不再是地圖上沉默的坐標。
光明村——蘇途同歸游園
小游園的主題為“蘇途同歸”,在空閑地域種植向日葵,盛夏來臨,一片金色花海肆意綻放,如同訴說著鄉村振興的繁榮與希望。
▲蘇途同歸游園光明村——荷塘月色田園
以荷塘為生態綠心,打造“一塘三境”的立體鄉村公園。荷塘深處,沉水植物如碧螺織就水下森林,苦草濾凈濁流,黑藻固守淤泥;水面浮著睡蓮與荇菜,金黃花蕊點綴翠玉圓盤,與蜻蜓翅尖共舞,游人沿木棧道深入藕花深處,可觀魚戲蓮葉,可聞蛙聲陣陣。
▲荷塘月色田園光明村——漁樂大街 承襲原方案進行功能策劃升級,近期仍作為碼頭運作,遠期建議通過文化創意市集,以漁家竹編燈籠照亮青石板路,邀請非遺匠人現場演示漁繩結編織、船模制作,讓游客親手觸摸海洋文明的溫度。
▲漁樂大街田頭村——田頭學堂 田頭學堂深植于原田頭學校的歷史肌理之中,新設文創、教培、傳統學堂(包括戲劇、舞蹈、音樂教室)、圖書館等功能區域。整合利用舊校舍,打造展覽區、商鋪、手工制作小作坊和輕餐飲區,打造一個充滿活力、互動和社交的文化商業平臺。
田頭村——??蛇驛站 碧道畔的閑置空地煥發新生,一座原木風格的驛站小屋悄然佇立?,F磨咖啡豆的醇香四溢,村民與旅人在此可卸下疲憊,提供一處補充能量的驛站服務。
田頭村——花生工坊 田頭村花生工坊以舊小學為基底,開啟一場時空交疊的蛻變。保留原建筑主體結構,翻新外觀,融入青磚和木格柵材質。室內依功能分區,設原料處理、加工制作、產品展示區,教室變生產車間與科普室。這座工坊既是生產車間,更是活態博物館,讓每一?;ㄉ脊鼟吨镱^故事,飄香至遠方。
▲花生工坊項目總結 近日,2025年“湛美鄉村,設計賦能”鄉村設計競賽獲獎名單揭曉經過激烈角逐,城綜事業部、城建事業部聯合組建的團隊憑借扎實的方案設計獲得
非定向規劃組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公司堅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作為湛江市坡頭區南三鎮東湖村定點幫扶單位,深度探索
"幫扶+競賽"
的創新實踐模式,以大賽為契機深化"以賽促技、以賽促研"的發展理念,構建起"方案構思-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完整創新閉環,致力于培育具有開闊視野的新時代設計力量,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湛江經驗"。
內容來源:城綜事業部
圖文提供:余 舟執行編輯:余 舟
責任編輯:祁瀾瀾一審一校:鐘慧嫦二審二校:巫敏祺三審三校:關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