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六局“文化是扎根土壤的種子,只有融入建設肌理,才能生長出驅動發(fā)展的繁茂根系。”電務公司北京電力項目部
以黨建為魂、陣地為基、創(chuàng)新為翼,
用一系列生動實踐讓“開路先鋒”文化在項目建設一線落地生根,
將文化軟實力鍛造成高質量發(fā)展的硬支撐
。近日,項目部榮獲首批中國中鐵“開路先鋒”基層文化建設示范點。
黨建領航 筑牢文化根基
“文化建設不是孤立的‘軟任務’,必須與黨建工作同部署、共推進。”這是
項目部 年度工作會上不變的聲音。項目部創(chuàng)新構建“黨支部統(tǒng)籌、辦公室實施、班組落實”的文化建設體系,將主題黨日與文化實踐相結合,把“三會一課”變成文化宣講的“主課堂”,讓“書記講黨課”成為傳遞“開路先鋒”精神的“直通車”。
▲主題黨日活動 在青島地鐵開通攻堅期,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文化攻堅承諾書”,“保工期、保質量”的生產目標與“敢擔當、善作為”的文化要求融合發(fā)力,帶領職工連續(xù)45天奮戰(zhàn)一線,最終提前7天完成節(jié)點任務。這種“黨建領方向、文化聚合力”的模式,讓黨員成為文化踐行的“排頭兵”,推動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連續(xù)四年實現產值目標超額完成。
實干擔當 彰顯文化力量
“干字當頭,把每個工程都建成精品!”是張貼在項目部會議室的醒目標語,更是全體干部職工的行動指南。以“開路先鋒”文化為引領,項目部用高質量完成重點工程建設書寫擔當。滄州站改工程中,黨員突擊隊頂著零下15度嚴寒施工,用“凍紅的雙手”保障了鐵路順利開通;在缺少搬運機具時,青年職工自發(fā)成立“物資配送隊”,用“肩扛手搬”確保材料供應不斷檔。正是這種融入血脈的文化基因,讓項目部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收獲了業(yè)主的多次通報表揚。
面對既有線運營與施工交叉作業(yè)的復雜難題,北京站雨棚大修工程中,創(chuàng)新采用“模塊化施工法”,比原計劃縮短工期20天,獲業(yè)主通報表揚;合肥市軌道交通6號線工程建設中,為應對設備區(qū)、軌行區(qū)交叉作業(yè)頻繁、臨時用電及吊裝作業(yè)風險點密集等挑戰(zhàn),通過開展“安全文化進班組”活動,實現全年零安全事故,獲評“2024年度合肥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安全工作優(yōu)秀項目”。這些成績的背后,是“開路先鋒”精神的生動詮釋。
創(chuàng)新驅動 迸發(fā)文化活力
“我作為技術工人走上這么大的舞臺,是項目的培養(yǎng)和付出。”提及2024年全國職業(yè)技能競賽的成績,電工焦凱倫依然難掩激動。在“孫進員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像焦凱倫這樣的技術骨干還有很多,這里不僅是創(chuàng)新成果的“孵化器”,更是培育技能人才的“練兵場”。
▲電力技能大賽 項目部以“電務杯”勞動競賽為契機,組織“五保一樹”技能比武,讓職工在“比學趕超”中錘煉本領。2024年,焦凱倫、司江濤在全國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暨股份公司第六屆職業(yè)技能競賽電工項目中分別斬獲第九、十四名,刷新股份公司參賽歷史最好成績;
成立創(chuàng)新 工作室以來更是收獲國家級專利10項、省部級工法等33項,讓“創(chuàng)新文化”真正成為創(chuàng)效動能——僅“施工階段BIM技術模型深化及應用”一項工法,就為合肥地鐵6號線工程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數萬元。
陣地賦能 涵養(yǎng)文化生態(tài)
“午休時間去書屋看會兒書,下班約場籃球賽,這樣的日子有滋有味!”青年員工吉濤的話道出了項目部文化陣地的活力。項目部精心打造“1+5+N”功能矩陣,讓每一處空間都成為文化浸潤的“窗口”。職工書屋里,歷史經典與專業(yè)書籍整齊排列,流動借閱制度讓書香飄進班組;體育活動區(qū)里,跑步機、臺球桌等器材一應俱全,每月的籃球友誼賽總能點燃全員熱情;文化長廊上,“工程建設大事記”與“職工風采照片墻”交相輝映,無聲傳遞著“奮斗最美”的價值理念。
心靈驛站里,沙盤游戲與宣泄設備為職工筑起心理“避風港”,EAP咨詢師定期駐場,累計開展心理疏導10余次;創(chuàng)新工作室中,陳列著10項國家級專利成果,技術骨干在這里分享“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讓創(chuàng)新精神在交流中傳遞。這些陣地不是“擺設”而是“平臺”,通過舉辦讀書分享會、書畫比賽、家庭開放日等活動,讓“工作有支撐、生活有溫度”的氛圍融入日常。項目部先后榮獲北京市“職工心靈驛站”、北京市“母嬰關愛室”、項目部四星級“幸福之家”等榮譽稱號。
暖心聚力 厚植文化沃土
“體檢報告收到了嗎?有問題隨時和我溝通!”這是辦公室副主任張雪娟每逢體檢季時必問的“暖心話”。項目部實施“五心工程”,把對職工的關懷化作文化建設的“粘合劑”:四季小菜園里,自己種的蔬菜端上餐桌,讓職工嘗到“家的味道”;“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中,年均60余人次收到慰問品,點滴關懷暖到心坎;集體生日會上,燭光映著笑臉,讓遠離家鄉(xiāng)的職工感受“大家庭”的溫暖。
▲文體活動 廉潔教育課上,案例分析與書畫作品相結合,讓“清風正氣”浸潤人心;新春文藝匯演中,職工自編自演的小品《工地趣事》,把建設生活搬上舞臺,引來陣陣掌聲。這種“硬保障+軟關懷”的模式,讓職工滿意度連續(xù)三年保持98%以上,凝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
如今,走在北京電力項目部駐地,“開路先鋒”的旗幟迎風飄揚,文化建設的成果隨處可見。從合肥地鐵6號線的安全獎牌到全國技能競賽的榮譽證書,從職工臉上的笑容到工程進度表上的紅色對勾,無不彰顯著文化引領發(fā)展的澎湃力量。項目部將以此次獲評示范點為新起點,持續(xù)深耕文化建設與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讓“開路先鋒”精神成為驅動提質增效的核心引擎,推動“文化軟實力”轉化為“增效硬實績”,為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筑牢基層根基!
素材來源:電務公司本期編輯:張軼烜、任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