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微信號:
在國家大力開發新能源是吊車司機吧的戰略背景下,近年來風電吊裝高度不斷攀升,對吊裝設備是吊車司機吧的高度和強度提出了新要求。各大廠家也不斷推陳出新,實力派產品不斷攀登新是吊車司機吧的技術高峰,挑戰并刷新新的風機吊裝新高度,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最近幾年三大廠家挑戰者軍團相繼有哪些成員。
挑戰者一:中聯ZCC8800W
挑戰高度:137米
上市時間:2017年11月
挑戰過程:2017年11月,深能高郵東部100兆瓦風電場項目第一臺風機在高郵市三垛鎮吊裝完成。當時吊裝風機為137米維斯塔斯V110 型 2.0兆瓦風機,是當時我國風電行業項目級(非樣機)最高塔筒風機。(PS:如果,單獨論風機高度,徐工XGC16000早在三月份已完成了140米刷新)
產品優勢:
中聯重科ZCC8800W風電專用履帶起重機,起重臂最長可達150米+7米風電桿頭,風電工況滿足120m的3MW風機吊裝,140m的2.0MW—2.5MW風機吊裝。起重性能、拆裝效率、可靠安全、智能管控方面都有大幅度升級提升,多項重大風電吊裝項目有豐富經驗。
挑戰者二:徐工XGC16000
挑戰高度:140米
事件過程:2017年7月,河南蘭考某風場,徐工1250噸級的XGC16000履帶起重機將一臺遠景2.2MW風機機艙成功吊裝至140米高的塔筒上,創造了當時陸上最高風機安裝記錄。96m+66m的超起塔臂工況,機艙總吊重達到90噸,將機艙吊裝至140米的塔桶頂端僅用時30分鐘。
產品優勢:
起重能力強、拆裝運輸便捷、安全保護措施完善、作業效率高,同噸級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國家級風電重大工程重要擔當。
挑戰者:三一SCC6500A
挑戰高度:150米
上市時間:2017年
事件過程:2018年10月,升級版三一SCC6500A在河北邯鄲市,遠景能源風電項目進行2.5MW風機吊裝,將遠景能源EN141/2.5MW風機送到了150米的高度,78噸輪轂吊至150米僅用時18分鐘。
產品優勢:
多工況設計,風電、火電、石化、造船、地鐵、水利等大型工程施工領域均有應用方案。專用臂架設計,國內首創增強臂風電工況,吊裝能力超越同級別產品20%以上。
挑戰者:中聯ZCC9800W
挑戰高度:152米
上市時間:2018年
事件過程:江蘇高郵深能風電場項目:塔筒安裝高度152m,吊裝重量85噸。 中聯重科ZCC9800W履帶起重機采用超起加強風電159m+7m臂長組合,高效完成塔筒、機艙、輪轂、葉片的吊裝安裝工作。
產品優勢:
首創多變徑組合臂架,臂架最長178米,最大起升高度180米,刷新行業超長臂組合記錄,滿足160米高2.2兆瓦風機、140米高3兆瓦風機吊裝,2018年上市以來,先后完成多項大型風機吊裝工程。獨有的風電副臂、無需超起配重、雙卷揚作業等功能,可以實現高效作業;上、下車分拆,單件最大40t,24小時完成最長風電臂架組裝。
挑戰高度:160米
挑戰者:SCC12000TM
上市時間:2019年
產品優勢:
SCC12000TM是三一A系列履帶起重機規劃中的獨立機型,臂架系統、回轉支撐等關重件全部重新設計,最大起重力矩12256t.m,最大額定起重量800t,不帶超起起升高度120m,額定起重量101t;帶超起起升高度162m,額定起重量120t,全面滿足160米以下2.5MW的風機吊裝。
挑戰高度:165米
挑戰者:徐工XGC12000
產品優勢:
超長臂架設計,超起風電副臂工況主臂168米,風電副臂12米,最大起重量達到122t,可實現165米高度風機安裝,全面滿足國內現有3.5MW以下風電機型的吊裝需要,創造同噸級起重機風電吊裝新高度。
引用“世界第一吊”XGC88000獨有的組合式雙臂架技術,打出全新臂架“組合拳”,采用單、雙臂臂架組合方式,使得臂架組合長度更長、起重能力更強,起重能力全面領先行業。
(期待SCC12000TM和徐工XGC12000在實踐中的出色表現)
最后,小編發表一下拙見:技術的創新以及高度的不斷攀升的確是推動行業發展的良好體現,然而,市場鑒英雄,能真正好產品是產品本身+服務體系的融合,以及在實際中各工況的適應能力,是高效、高品質是最好的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