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二十局近日,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公布了“中國夢·鐵路情·勞動美”第十一屆全國鐵路職工才藝大賽獲獎情況,
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工會榮膺優秀組織單位稱號,其創作報送的情景劇《鐵魂筑夢》榮獲一等獎
。這榮譽不僅是優秀才藝的榮光,更是對一段穿越時空、用生命與鋼鐵鑄就的鐵道兵精神的深沉禮贊。
《鐵魂筑夢》演出視頻 今年4月至5月,《鐵魂筑夢》在濟南參賽時脫穎而出,繼而進京匯演,廣受好評。演出中,當最后一句臺詞——“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精神永流傳!”——鏗鏘落下,如潮的掌聲驟然涌起。
這掌聲,是獻給舞臺上兩代人靈魂的共振:一邊是大漠戈壁中揮汗如雨、青春如火的鐵道兵身影;另一邊則是耄耋老人王晉桓以余生守護英魂的執念,以及烈士辛洪明子女在父輩建設的鐵路線上追尋足跡的感人畫面。
節目編排人員以匠心將這兩條時空之線織成蕩氣回腸的舞臺詩篇。守墓人一聲“報告連長,戰士王晉桓送您回家”,令臺下無數觀眾熱淚潸然——這已非表演,而是鐵道兵精神在舞臺上獲得血肉與呼吸的再生。
《鐵魂筑夢》劇照 從劇本初稿到聚光燈下的璀璨綻放,僅有月余光陰。策劃組喚醒塵封記憶,賦予其新魂;十五名來自工地一線的員工,雖無專業訓練的雕琢,卻以粗糲而真摯的情感,用心錘煉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姿態。
《鐵魂筑夢》的動人之處,正是因它映照了自身的精神血脈。
臺上演繹的,是鐵道兵們當年在清綠鐵路戰天斗地的豪情;幕布之外,這豪情早已融匯于今日建設者的日常——
全國勞模張烈霞以智慧攻克超高層建筑的險峰,長安重工智能車間里新能源裝備匯聚著新質生產力的動能,“一帶一路”征程上友誼之花盛放于山海之間……
《鐵魂筑夢》劇照 當95后技術員樊澤在睿杰公寓項目中以BIM技術精巧優化方案,當檢測公司的陳堅操縱無人機為千年古城精準避開建設紅線……這分明是鐵道兵精神在新時代的接續和延伸。
正如劇中那句令人心顫的臺詞:“我們就是要走一走爸走過的路,就像我們曾和爸在一起一樣。”
血脈與精神,在時間之河中完成了無聲的接力與深情的回響。
臺上演員那句“守護鐵道兵烈士的任務,我還有余生”的宣言,其背后是鐵十師將士們激情燃燒的歲月長卷——
從1953年朝鮮戰場搶建鐵路的烽火硝煙,到1984年兵改工時軍徽烙印的不滅印記,直至今日高質量發展路上對“鐵魂”的賡續弘揚。
當劇終時刻,演員們含淚肅立,以標準軍禮向鐵十師英烈致以最深的敬意,這何嘗不是向未來的莊嚴承諾?
舞臺上下,七十年多前鐵道兵嘹亮的軍號,與今日新能源裝備的轟鳴交響,正合奏著同一曲壯闊的時代長歌。
《鐵魂筑夢》劇照這場情景劇,正如策劃組所言,絕非僅僅是“記憶的琥珀”,它更是“精神的火種”。
此火不熄,在每個攻堅克難的深夜,在每個砥礪前行的黎明,都將持續燃燒,以其不滅的光芒,照亮通往未來的征途。
全國鐵路總工會生產宣傳部王勇部長為節目組點贊
“鐵魂”不息,火種長明。
每當建設者于深夜圖紙前凝神,或于黎明工地起步,那舞臺上回響的誓言便如星辰般悄然懸垂——
它照耀著所有“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后來人,在未曾荒蕪的信念之野,不斷開拓出更為壯麗的山河通途。
來源:群團工作部丨編輯:錢磊丨審核: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