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一局六公司I漢江重工六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地鐵車輛段
施工領域的企業之一先后在國內外20個城市
承建46座地鐵車輛段(停車場)
承建數量居中國鐵建系統第一
全國第二以智能建造賦能車輛段高效建設運維
以綠色低碳理念打造綠色示范工程
讓一張張藍圖落地成真
構筑起列車停靠、檢修、升級的“智慧港灣”
一起來看看吧!↓ ↓ ↓點擊上色,見證藍圖成真
武漢動車段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
承擔工作量最多的動車檢修基地
是全國四大動車組檢修基地之一
主要承擔華中、西南地區及西北部分地區
配屬動車組的運用檢修任務
可承擔400列動車組的檢修任務
約占全路總量的40%昆明大梨園車輛段全國首條高原地鐵車輛段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成功處理喀斯特地貌溶洞
溶溝及地下水豐富問題
創新應用深基坑支護與高支模方案
南昌軌道交通1號線蛟橋停車場
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總建筑面積約9.3萬平方米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成功克服盾構井深基坑施工難度大
場地回填壓實要求高、高支模施工安全風險大
交叉作業協調任務重等多項重難點問題
青島遼陽東路車輛段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是全國首座超大規模雙層蓋下結構車輛段
主要承擔青島地鐵2、4、5號線車輛的架修
以及2號線車輛檢修及停放任務
建設過程中通過積極引入BIM技術、門禁系統
全景監控系統、無人機巡航等
多項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項目首件驗收通過率100%
安全質量零事故西安軌道交通6號線紡織城車輛段
設計停車列檢能力為13列位
總建筑面積約8.6萬平方米
配備先進的洗車設備和設施
能夠滿足地鐵6號線列車的停放、檢修和整備需求
南京軌道交通7號線馬家園車輛段
全國首座軌道交通全自動架設高架車輛段
占地面積約為23.58公頃
總蓋體建筑面積約為14萬平方米
分蓋上、蓋下和橋涵三部分
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封浜車輛段
全國首個三星級綠色城市軌道交通建筑
獲評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
采用FAS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電話主機
聯動電源、DCC控制中心系統等消防設施
真正實現聯動控制的實時性及可靠性
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五緣灣停車場
全國首個蓋挖逆作法施工停車場
創新采用“盆式開挖+蓋挖逆作法”的工藝
確保周邊復雜構、建筑物的安全
施工過程中設計出鋼管柱精度控制裝置
解決了“樁柱一體”施工的主要技術難題
洛陽地鐵2號線劉富村車輛段
可滿足30輛列車同時停放
項目團隊引用BIM模型指導現場施工
通過可視化模擬優化施工流程
有效減少誤差、提高效率
廣州隴枕停車場全國首批采用大面積裝配式蓋體結構車輛段
榮獲廣東省工程建設QC活動成果三等獎
廣州市建設工程結構優質獎等榮譽
項目團隊先后攻克吊裝跨度大、重量大
梁柱節點復雜、安裝定位精度高
接口多等技術和質量控制難點
鄭州港區北車輛段創新提出“打造滴水不漏園林式車輛段”理念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全面推進“智慧工地”建設
實現了人員、機械、物資的精準管控
破解了交叉作業多、環保要求高等難題
溫州S1線靈昆車輛段溫州首個帶上蓋物業開發的車輛段
施工過程中全長近75米的的工程樁就有
7500多根項目團隊因地制宜使用聲測管和注漿管二合
一既提高了樁基承載能力
也提高施工效率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天平車輛段
采用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
屋面融合種植土與園林式坡型設計
通過BIM技術優化管線布局
實現鋼結構安裝“零誤差”
今日的聚焦,是對過往耕耘的回望
更是對未來征程的蓄力
六公司車輛段的故事未完待續
我們將繼續聚焦運維升級
記錄堅守與創新向著更智能可靠的明天穩步前行
策 劃
| 黨委工作部 作 者
| 趙越 編輯/主編
| 李志坤/趙越 審 核
| 方波 投 稿
| tougaoyouxiang11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