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長沙建設導言 近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湖南省2024年度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年度項目考評優良工地名單,公司
20個項目獲評湖南省2024年度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標準化、安全生產標準化
“年度項目考評優良工地”
。1雷鋒大道(三環線互通-旺旺路)功能提升工程一標段
雷鋒大道(三環線互通-旺旺路)功能提升工程一標段位于長沙市望城區,通過對綠化景觀、市政設施、道路節點更新及設計等,改善了場地原有的街道兩側綠地空間存在明顯的設施老舊,利用率低下,開放空間不足等諸多問題,同時增加了人們的活動娛樂休閑空間,通過打造精品特色節點,塑造了街道氣質的同時,也提升人們對城市的情感連結,形成一種具有強烈儀式感和生命力的城市生活新姿態。
在安全管理方面,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絡,將"三管三必須"要求貫穿管理全過程;著力源頭預防,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規范設置現場防護設施并加強設備維護;強化安全教育培訓,開展知識技能實操培訓、案例警示、班前喊話及應急演練,提升全員“知風險、明職責、會操作、能應急”能力,堅決執行“不安全不生產”,著力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零傷亡。
在質量管理方面,項目立足于解決市政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問題,成立千錘百煉QC小組,針對市政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如路緣石安裝質量、井蓋安裝平整度等問題進行研究。對發現的缺陷,及時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定防治措施,達到了零缺陷的目標。項目先后榮獲長沙市建筑施工綠色工地,長沙市橘洲杯優質建設工程,省部級優秀QC成果一等獎1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目前正在申請湖南省芙蓉優質建設工程質量評價。
2梧桐路3號橋工程 梧桐路3號橋工程的建設,將解決梧桐路的“斷頭路”問題,拉通片區交通網絡,提升區域內將交通運輸能力。同時其標志性設計有望成為市民打卡的“網紅橋”,助推區域文旅經濟發展。
自開工以來,項目管理團隊始終嚴守安全紅線,創新安全管理方法,有效管控涉軌施工、現澆滿堂支模架施工等重大風險。同時,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在湘江新區成功樹立了企業良好的安全形象,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質量管理方面,施工團隊精心策劃,科學合理組織施工,克服了三維曲面模板定位、箱梁支架形式復雜等技術難點,有效控制了現場施工質量及線形控制,同時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實施標準化管理,嚴格過程控制,執行“樣板引路”、“三檢制”,把質量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項目先后榮獲省部級優秀QC成果一等獎1項,二航局優秀質量小組三等獎,實用新型專利2項,后續持續推進項目工程創優。
3白云城際主干道(湘潭白云路-長沙瀟湘大道)項目第二標段
白云城際主干道(湘潭白云路-長沙瀟湘大道)項目第二標段是連接湘潭與長沙的重要交通樞紐工程,作為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關鍵節點項目,對推動兩地要素流動、產業協同和城市融合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將大幅縮短湘潭與長沙的時空距離,助力長株潭城市群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安全生產方面,項目團隊嚴格貫徹落實集團及二航局安全生產“五個到位”工作要求和“1247”工作內容,以“零事故”為核心目標,構建全方位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對高邊坡、架橋機等重大風險點實施專項管控,嚴格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全力打造“平安工地”。
在質量管理方面,項目部秉持“精益求精、打造品質工程”的理念,以高標準構建質量管理體系。細化質量目標與責任清單,明確各工序質量控制點及責任人;從源頭上把控施工質量,加強材料進場檢驗;組建專業質量監督小組,對路基處理、橋梁澆筑、路面攤鋪等全過程實施跟蹤監督。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全力打造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精品工程,為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筑牢交通品質基石。
4株洲新能源乘用車電驅系統及關鍵部件制造基地項目
株洲新能源乘用車電驅系統及關鍵部件制造基地項目是株洲市重點建設項目,依托株洲“中國動力谷”產業集群,聚焦新能源乘用車核心部件制造,建成后預計年產電驅系統30萬套,年產值超50億元,對完善中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具有戰略意義。
在安全管理方面,項目以“零事故”為目標,嚴格落實集團及公司安全生產要求,構建完善責任體系,明確各環節安全職責,將責任細化到班組與個人。通過信息化手段強化現場監控,開展班前喊話、安全教育培訓、領導帶班檢查及隱患排查治理等活動,規范文明施工,強化參建人員安全意識,堅守“不安全不生產”原則,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在質量管理方面,項目秉持“零缺陷”質量理念,推行標準化管理,嚴格執行“樣板引路”“三檢制”。從材料源頭把控質量,成立專項監督小組全程跟蹤施工,針對不同建筑功能優化工藝。建立質量反饋機制,及時解決問題、優化方案,全力保障工程品質,著力打造精品工程。
5岳陽市南湖新區鄉村振興高質量融合發展建設項目(一期) 第二標段
岳陽片區南湖二標項目第一階段核心的煙火街區板塊,總建筑面積達9271.92平方米,40棟1-3層建筑以梯度布局錯落分布,在呈現新中式建筑美學與現代工藝融合的同時,始終將質量安全作為工程建設的核心底線。坡屋頂構成的山水意象剪影下,每一處建筑細節都歷經嚴格質量管控,夜幕中“月映南湖”定制化LED泛光系統的璀璨光影里,暗藏著全面的安全防護設計。
在安全管理方面,面對工期緊、場地分散(40棟建筑群落)的施工挑戰,項目團隊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管理體系。施工現場嚴格執行安全規范要求,針對多棟建筑同步施工的特點,劃分獨立作業分區,設置標準化安全防護設施。同時,建立應急管理機制,儲備防汛、防火等應急物資,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確保面對突發情況時能夠快速響應、妥善處置,最終實現施工全過程“零安全事故”目標。
在質量方面,項目部進一步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推行全員質量管理,明確了質量管理職責,進一步細化了質量管理。并通過各類質量教育培訓活動,提高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質量意識,促使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工作能夠有章、有序、有效地實施,加強了現場質量管理,做到管理有效、措施可靠。
6津市綠色新村料產業園一期項目一企一管二期工程(一標段)
津市一企一管二期項目位于津市市化工園區內,主要承接園區內各企業污水處理站達標的出水管,最終排入工業污水處理廠。項目一般路段采用鋼結構管架敷設,跨越廠區大門處采用鋼筋混凝土管廊敷設,項目的建成不僅提高了津市化工園區的污水處理效率,也降低了工業廢水對地下水污染的影響。
在安全生產方面,項目自啟動以來,始終將安全管理置于核心位置,嚴格遵循 “預防為主、全程管控、全員參與” 的原則,圍繞人員安全、資產保護、流程規范等關鍵維度開展工作,確保項目全過程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保障了項目的順利推進。
在質量管理方面,項目堅持標準化施工,落實三檢制度,強化隱蔽工程管理力度,執行關鍵工序重點驗收,實現質量紅線管理。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始終以 “高標準、嚴要求” 為準則,圍繞 “過程管控、標準落地、持續優化” 的核心思路,構建全流程質量管理體系,確保項目成果符合預期目標。
來源 | 李琴、張凱、陳宗文、張意、黃新宇、劉超
編輯 | 黨群工作部 姚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