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長沙建設“我們小區的管網改造工程著實讓我們放心,謝謝你們!”近日,邵陽市綠洲安置地居民76歲的謝大爺,手持“精工細作、盡心盡責”的錦旗,邁著蹣跚的步伐走進邵陽市大元片區項目部,代表小區15、16棟全體居民發出上述心聲。
原來,謝大爺居住的安置地,存在管道塌陷、堵塞,路面沉降、積水,污水無法排入市政主管等問題,15、16棟區域尤為嚴重,一直無法從根源上解決。
自項目進場施工以來,團隊始終將質量管控貫穿全程,從原材料進場時的嚴格抽檢,到施工中地基承載力、管道接口、回填壓實度等關鍵工序的檢測,嚴格執行“自檢、互檢、專檢、居民檢”的四級質量驗收制度,形成了“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后驗收”的全過程管控體系
。 作為此次管網改造工程的實施主體,施工期間,為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項目制定了“錯峰施工”方案,避開早晚出行高峰。面對施工中發現的老舊管網遺留問題,項目主動承擔額外工作量,對小區內幾處歷史遺留的管道堵塞點進行免費疏通改造。“本不在合同范圍內的活兒,他們二話不說就干了,這就是央企的責任感?!毙^居委會主任感慨道。這種“超出預期”的服務,讓居民們感受到了央企的社會責任感。
管網改造看似是“地下工程”,實則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肮芫W改造完工后,項目部及時清理施工場地、沖洗道路、恢復周邊綠化,施工時整個過程公開透明?!本用翊碚f,從最初的擔心,到后來的主動送水送瓜,居民與項目部的關系越走越近。這背后,是央企將民生工程當作“良心工程”來做的初心——不僅要完成改造任務,更要讓居民感受到溫暖與尊重。如今小區管道存在的諸多問題,經過一個雨季的驗證,早已消失不見。
從“憂居”到“優居”,綠洲安置地小區管網改造工程以精益管理詮釋央企實力,以務實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為城市更新注入“民生溫度”。邵陽市大元片區排水防澇項目此前已在邵陽市經開區二季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評中,首次參評便位列15家參評項目綜合得分第一名。后續,項目將持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邵陽市場競爭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 | 邵陽排水防澇項目 劉勝男
編輯 | 黨群工作部 姚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