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六局太原公司當晉中盆地出現夏日的第一道曙光時,祁縣與太谷交界的曠野上已傳來機械的轟鳴。
國道208線新建工程 建設者們正鉚足干勁,全力沖刺。在南同蒲鐵路上方,一座重達1.8萬余噸的巨型轉體橋如鋼鐵巨龍般矗立在黃土臺塬間,向三晉大地蜿蜒伸展。這條承載著三晉兒女期盼的“黃金通道”,將激活區域經濟,譜寫新時代“晉善晉美”的交通故事。
▲國道208線新建工程主線橋全貌
國道208線新建工程晉中段全長55.42公里,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公司國道208項目部承建的國道208線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位于晉中市祁縣與太谷區交界處,線路全長1.9公里,涵蓋橋梁3座、涵洞5座、路基6.14公里及附屬工程。截至目前,路基、橋梁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驗收移交路面標。
立體管控:織就“零距離”涉鐵安全防護網
自2020年進場以來,國道208項目部迅速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從管理層到施工班組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網絡。同時,量身定制《轉體橋施工安全專項方案》《安全生產責任制》等制度,將安全管理要求細化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崗位。
施工中,由于工程鄰近南同蒲鐵路線,每天運行列車達77對,施工中橋梁外緣距鐵路護網僅50厘米,涉及深基坑、高大模板及高支架等多項超危大工程,在晉中市涉鐵工程施工中尚屬首例。
▲0號塊混凝土澆筑 在深基坑施工中,安全管控絲毫不敢松懈。施工前,對基坑周邊地質進行詳細勘察,邀請專家對支護方案反復論證優化。基坑周邊設置1.2米高防護欄桿,刷上醒目的紅白警示漆,底部加裝20厘米高擋腳板,嚴禁5米范圍內堆載重物,有效防范人員墜落與基坑坍塌風險。負責監測的工程部豐永江,眼睛緊緊盯著監測設備,一邊記錄數據一邊說:“施工過程中,我們采用全站儀、水準儀等設備實時監測邊坡位移與沉降,每小時更新一次數據,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停工處置。”
高支架與模板安全同樣是管控重點。支架搭設前進行精確受力計算,材料進場嚴格驗收,杜絕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現場。搭設過程中,每完成一段就及時檢查,確保立桿間距、橫桿步距等符合標準。“大家搭支架的時候仔細點,間距、步距都得按標準來,這可是關系到咱們自身安全的大事,可別偷懶!”工區長李永杰每次班前講話都會大聲提醒。模板安裝后,對其剛度與穩定性嚴格驗收,采用全站儀校核軸線和標高,且模板支撐系統與腳手架完全分離,避免荷載相互干擾。混凝土澆筑時,專人全程監測支架變形,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加固。
砼筑匠心:6200方混凝土的“冰與火之歌”
上跨南同蒲鐵路轉體橋全長150米,橋寬25.5米,為2×75米現澆箱梁預應力混凝土轉體橋,單箱三室結構,中支點梁高7米,邊支點梁高3.2米,計劃分6次澆筑,共需混凝土6200立方米,且緊鄰南同蒲鐵路線,梁體跨度大、施工場地狹窄、安全風險高。
▲橋面系施工 為確保混凝土順利澆筑,項目部高度重視,積極總結過往混凝土澆筑經驗,持續優化施工組織,對施工方案制定、混凝土供應、機械設備調度、應急保障措施、后勤保障等工作進行全方位部署。項目總工程師在方案討論會上,眼神堅定地說道:“困難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咱們不能被困難嚇倒,一定要想盡辦法克服,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和安全,這是咱們的責任!”
施工中,項目部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安排駐站防護員24小時巡查,在橋梁上配備多個高清攝像頭,對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監控,保障了臨近鐵路施工的安全。
▲冬日里主線橋全貌 2023年11月15日,進入冬季施工后,為保障實體質量,項目部精心制定《冬季施工專項方案》,不定期開展專項安全質量大檢查。嚴格遵循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強化過程管控,分層振搗、分層下料,逐一排查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危險源。對已澆筑混凝土部分,及時苫蓋綿篷布進行保溫,全力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處于可控狀態。
精度較量:1.8萬余噸轉體橋的“空中轉身”
國道208線新建工程上跨南同蒲鐵路轉體橋,是標段內施工的“硬骨頭”。該橋總重18600噸,采用2-75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轉體橋形式跨越南同蒲鐵路。面對如此龐然大物,項目經理張樹坤語重心長地說:“轉體橋是標段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山西省同類型轉體橋中重量最大的工程,難度超乎想象,我們必須打起12分精神來”
由于工程緊鄰南同蒲鐵路線,如何在確保既有線運行安全的前提下,將重達1.8萬余噸的龐然大物“從容轉身”,且確保轉體過程中梁體平衡,是本次施工的重難點。
▲轉體支座安裝 在開展高空轉體前,項目部多次優化轉體施工方案、模擬計算具體數據。針對鄰近既有線、安全距離小的問題,項目部提前在轉體橋梁上設置防撞墻和防拋網,避免后期再到鐵路上方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最大限度減少對鐵路運營的影響。同時,反復模擬計算轉體橋與鐵路營業線的相對位置關系,逐條落實安全保證措施,確保營業線行車安全,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針對橋梁慣性大、平衡控制難度大的問題,項目部采用8根雙層鋼管柱和墩梁高強混凝土進行墩梁固結,巧妙化解連續結構容易失穩的難題。同時,全程邀請第三方監測單位,利用Midas、BIM、高精密水準儀等先進軟件和設備進行秤配重、對梁體線性和平衡全過程監測,確保轉體結構的自平衡。施工采用了5項四新技術,其中,9個大噸位摩擦擺式抗震拉鎖支座、5800余根無粘結預應力鋼棒等新材料的應用,實現了山西省之最。
▲上跨南同蒲鐵路轉體橋
轉體后 在轉動環節,項目部技術工作人員與橋梁專家反復研究討論施工方案,通過打磨滑道,放置四氟乙烯板,涂抹黃油等措施,減小轉動摩擦力;同時使用2臺4000千牛千斤頂保證足夠的力量輸出,并將千斤頂以平衡對稱的方式進行布局,確保橋體結構的平衡,從而精準調控轉體角度。2024年1月10日凌晨3時5分,歷時120分鐘,梁體逆時針轉動67.8度后,與主線橋完美銜接。
項目建成后,將完善晉中市干線公路網與國道108節點轉換功能,對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煤炭外運、旅游資源開發等起到重要作用。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有侵權、法律追責)
編 輯:丁朝民
供 稿:楊志宏、丁朝民素材來源:國道208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