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詢價第一股華電國際跌破了上市首日的開盤價華電國際股票發行價,盤中甚至一度觸及跌停板價。筆者以為,華電國際股價步入擠泡沫階段。
炒新慣例產生泡沫
國內市場歷來存在炒新的傳統,如第一只封閉式基金、第一只可轉債、第一只長期國債等等都一度被市場進行大幅炒做。
盡管在詢價期各詢價機構基于H股的估值水平詢出了一個合理的發行價,但是“詢價第一股”華電國際上市后也延續了這一慣例:該股上市首日3.70元的開盤價就已經大大超出了3.00元的市場定位預期價吊車出租,隨后在巨量買盤的推動下,股價一路走高,達到令多數市場人士瞠目結舌的5.35元的最高價后才開始小幅回落,最終仍以4.51元的高價位收盤。以該收盤價計算,該股市盈率已經達到26.48倍,不僅高于同期兩市大盤的平均市盈率水平,還同時大大高出同期具有一定可比性的相關電力公司的市盈率水平。
即便是以最新的收盤價看,華電國際股價依然存在泡沫:從華電國際IPO時中金公司出具的估值報告看,預期公司2005年每股收益在0.19元左右,同時參與詢價的機構預計公司2005年每股收益也大致在0.20元附近。如果以0.20元的每股收益計算,公司3.42元的最新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在17.1倍。而目前同類的具有一定成長性的火電績優公司股票的2005年的動態市盈率在11—14倍,如國電電力11.73倍、華能國際13.11倍、國投電力10.68倍、申能股份10.12倍。
擠壓泡沫信號頻閃
首先,以基金為代表的主流機構加大持倉結構調整的力度。今年第一季度,鐵礦石、鋼材、原油等基礎性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最近航空燃料油的出廠價也大幅提高。生產資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必然會引起國家對于宏觀調控的擔憂。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CPI上漲了3.9%,這個數據比1月份出現了明顯上漲的趨勢。而去年之所以調控壓力加大,也是因為CPI上漲趨勢明顯所致。另外,央行公布,自本月17日起調整個人房貸政策。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至少調高0.20個百分點華電國際股票發行價,并且在首付比例上有所提高。這實際上可以認為央行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即通過抑制房地產這個經濟過熱的源頭來實施結構性調控。
因此,在基礎性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加息預期等因素影響下,周期性行業股票繼續受到基金的拋售,而能夠抵御宏觀調控的防御性行業股票則繼續持有,甚至進行重點投資。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中國聯通等業績下滑個股遭到大肆拋售,而蘇寧電器、中集集團等疊創新高的原因所在。作為火電類發電公司,華電國際業績一般,遭到減持成為必然。
其次,一級市場收益率降低趨勢使然。從華電國際、黔源電力上市后的表現看,一級市場收益頗豐。華電國際上市交易首日最高漲幅為112%,即便是現在的價格相對于發行價也還有50%以上的漲幅;黔源電力上市交易首日最高漲幅70%左右,目前的價格相對于發行價也還有50%以上的漲幅。面對著這一風險小、收益高的市場,機構投資者會蜂擁而至。這樣一級市場的收益將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
從一級市場收益率降低的實現過程看,要么是由于機構的哄抬使得發行市盈率走高,使得發行價較高;要么就是上市后股價漲幅變小。從前者看,新股發行市盈率持續攀升的可能性不大。盡管從華電國際14.8的市盈率———黔源電力19.01倍市盈率———南京港19.14倍市盈率的變化過程看,詢價市盈率有逐漸走高的趨勢,但是詢價市盈率超過20倍的話,詢價制可能喪失其意義。如從中材國際剛剛公布詢價區間看,最高詢價對應的市盈率已經降為17.15倍。這樣,后續上市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被壓縮將是一級市場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漲幅的壓縮必然表現為后續新股總體市場定位的下降,對先期發行的股票股價帶來沖擊也就成為必然。而昨日有媒體披露42家新股已經過會,這也應是華電國際,包括黔源電力大幅下跌的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吊車,筆者認為,由于大盤持續下跌,目前國內市場績優火電股的市盈率已經下降至14倍左右,基本上處于H股的估值水平,因此華電國際價格將回歸到3.00元以下是趨勢。同時鑒于參與詢價機構網下配售的股票尚處于鎖定期,公司股價維持在發行價之上還是可期的。因此預期華電國際股價波動區間為2.52—3.00元。
(中國科技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