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向“陽”逐“綠”近日二公局鐵路公司承建是履帶吊的首個集光伏廠區
集電線路、升壓站一體是履帶吊的光伏項目
——大唐隴縣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
全容量并網發電近年來二公局積極響應“雙碳”目標
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讓綠色成為企業強勁發展是履帶吊的底色
項目簡介 大唐隴縣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由鐵路公司承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隴縣河北鎮,建設內容包含1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組件架設及配套電力設施等。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量約14484.08萬千瓦時,能夠加快隴縣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同時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需要,促進當地電源結構優化調整,帶動地區清潔能源的發展,對推動隴縣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藍色板子為什么曬曬太陽就能發電了呢?
光伏系統一套完整的光伏發電系統,由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系統、儲能設備等組成。
光伏組件是核心發電單元,串聯形成組串;逆變器將直流電“翻譯”成交流電;支架系統通過設置與緯度對應的傾角,最大化吸收陽光。
光伏效應 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是一層薄薄的硅晶體。硅原子的外層電子在陽光照射下,會吸收光子能量“掙脫束縛”,形成自由電子流動,這就是光伏效應。
光伏不止于“發電板”,更是未來能源的鑰匙!從家庭屋頂的分布式到大面積的集中式光伏,這項“曬太陽”變“綠電”的技術是怎么建設的?就和小編一起到鐵路公司大唐隴縣光伏項目看一看!
點亮綠電 ·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項目自開工以來采用“分塊發電,集中并網”的設計方案
共計完成3.3萬根樁基礎
8250組支架、20.14萬塊光伏組件
16.6公里35kV高壓電纜,35公里架空線路
升壓站1座綜合樓1臺100MVA主變壓器和4座預制艙的建設任務
有序完成了項目光伏設備安裝施工
和并網手續辦理等工作
保證了項目建設的安全、進度和質量
項目投運后預計年均發電量約14484.08萬千瓦時
每年可節約標煤約4.35萬噸
減排二氧化硫約83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2.46萬噸
在為當地提供清潔、穩定電力供應的同時
實現降本增效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
創新賦能 · 強力助推提質增效項目團隊化壓力為動力
積極嘗試技術創新、探索改進工藝工法
堅持把科學技術和先進工藝融入工程建設的
每一個環節中創新光伏組件緊固件的結構形式
由于光伏組件邊框為鋁合金邊框
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邊框易撕裂
采用方形加大墊片提供更大的接觸面積、均勻地分散壓力
避免單點受力過大而導致損壞
保護光伏組件的完整性和性能
解決了惡劣氣候條件下邊框易撕裂的問題
同時,方形大墊片更容易對齊和安裝
提升了施工效率創新檁條接頭錯位設置穩定性安裝技術
在光伏支架安裝中針對并排檁條接頭呈一條線布置
易導致支架受力點集中、變形
影響光伏組件平整度和發電的問題
借鑒 “錯縫” 結構受力原理
將檁條連接件優化為交叉錯位布置
提高支架安裝的穩定性
創新直流線纜隱藏式敷設技術
由于項目所處山地地形復雜
為降低線纜損耗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采用直流線纜隱藏式敷設技術
將線纜隱藏敷設既美觀又能有效保護線纜不受外界因素破壞
延長線纜使用壽命同時降低了線纜故障的風險
匠心建造 · 全力高質量履約項目共涉及42個子陣在不具備大面積施工的前提下
項目團隊采用見縫插針、化整為零的策略
以山頭促方陣、以方陣促區域、以區域促項目
項目團隊通過全專業、全過程和分階段的
前置策劃、精細化管理及合理穿插
2024年8月21日項目光伏方陣基礎施工開始
預示著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僅用94天實現了升壓站成功受電
用320天完成了光伏廠區基建及安裝工程
用240天完成了四條集電線路土建及安裝工程
實現了“三個一次成功”
廠用電受電一次成功機組并網發電一次成功
機組(發電單元)240小時一次成功
光伏廠區土建工程51個分部工程
電氣安裝工程51個分部工程
集電線路工程24個分部工程
全部一次性評定合格合格率100%實現了高效優質履約提供了有力保障
秦都漢關,青銅之鄉陽光匯聚,光電長詩板下余陰,綠植搖曳“雙碳”踐行激活西部動能
向綠而新,向陽而行讓每一縷陽光都更有價值
供稿、編輯|張超華 審核|詹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