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一公司“黨課開講啦”優秀作品展播 近日,集團黨委第五屆"黨課開講啦"活動評選結果揭曉,公司選送的兩部微黨課從眾多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佳績。其中,杭甬6標項目姜希祥主講的《傳承先輩精神 筑牢忠誠之基 以實干擔當助力項目高質量建設》、當枝松4標項目楊志華主講的《重溫來時路 奮進正當時》均榮獲優秀獎。
為充分發揮優秀黨課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學習交流,現將兩部獲獎微黨課作品進行分期展播,供全體黨員干部學習借鑒。
01傳承先輩精神 筑牢忠誠之基
以實干擔當助力項目高質量建設
對黨忠誠、勇于擔當一直是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立志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央企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引路先鋒、中堅力量和堅實后盾,面臨的任務更加艱巨,擔負的責任更加重大。在新形勢下,作為國資央企的共產黨員,該如何永葆忠誠、擔當的政治本色,以高質量執行力建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呢?帶著這個問題,下面我將以革命戰爭年代一名共產黨員用生命守護黨章的故事,帶大家體會這份跨越時空的忠誠與擔當。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在參觀過程中,總書記仔細端詳著一本《共產黨宣言》,這本《共產黨宣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之一。得知這一珍貴的革命文物是由一位共產黨員的父親藏在兒子的衣冠冢里保存下來的,習近平總書記連稱很珍貴,說這些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要保存好、利用好。總書記接著詢問講解員:那你說的那個人呢?后來怎么樣?講解員說:在中央蘇區積勞成疾去世了,當時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總書記問的這個人,就是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
被稱為“第一部黨章的守護人”的張人亞。張人亞像(圖片來源網絡)
1898年,張人亞出生于浙江寧波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曾在學堂讀書,期間萌發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青年時期赴上海在銀樓當學徒,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目睹了中國工商界的黑暗,堅定了自己對共產主義的選擇。1922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上海最早的工人黨員之一。他先后擔任中共上海地委直屬第二黨小組組長、中共上海浦東支部聯合干事會書記和上海浦東部委書記,后任中共江浙區委宣傳部分配局負責人,領導上海總工會機關報《平民日報》籌備工作。張人亞喜歡看書,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他有意識保留了黨的重要資料,其中,最為珍貴的是中共二大的決議案,該文件第十項內容即為中國共產黨第一部章程。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嚴重的白色恐怖籠罩上海,革命形勢急轉直下。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還打出了“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在這危急關頭,張人亞不是考慮如何自保,而是首先想到黨的文件和馬克思主義書刊的安危。經過再三考慮,他冒著生命危險將一大包黨的珍貴書報文件秘密送回老家寧波,交給父親張爵謙保存。
張人亞保存的文件(圖片來源網絡)
那天,張爵謙一如往常勞作,幾聲敲門聲打破了鄉村的安靜,張爵謙打開門,抬眼一看竟是自己離家多年的兒子,他十分驚喜,張人亞卻單刀直入,將一大包文件交給父親,再三囑咐他好好保管。“這是比我生命還重要的東西,一定要保存好。”交代完情況后,張人亞又離開老家返回上海,父子倆都沒想到這是此生最后一面。
兒子的托付怎么完成?黨的珍貴資料如何保存?思慮再三,張爵謙向鄰居們編造了“不孝兒在外亡故”的故事,修建了一座衣冠冢,將文件用油紙精心包好,藏進空棺,一人苦苦地守住這個秘密近三十年。新中國成立后,耄耋之年的張爵謙仍沒等來張人亞的任何消息,這才叫來三兒子張靜茂,向他揭開了衣冠冢之謎,并要求張靜茂將這些文件交給上海的相關部門,再轉呈中央檔案館予以保存。這批由張人亞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下來的文件中,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珍藏的《共產黨宣言》、中央檔案館珍藏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大會決議案》和國家博物館珍藏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大會決議案和宣言》,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浙江省寧波市霞浦街道霞南村張人亞的衣冠冢(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張人亞的下落依然是謎。后來,張家后人才知道,張人亞因為工作繁忙積勞成疾,早在1932年就因病去世,年僅34歲。直到去世前一刻,他都一直戰斗在革命一線。1933年1月7日,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發表文章《追悼張人亞同志》,這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自1931年成立一年多來,第一次在其機關報上為悼念逝去的同志而專門發表的悼詞,也是臨時中央政府替這位為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斗終生的“最勇敢堅決的革命戰士”豎立的一座永遠的豐碑。
1933年1月7日《紅色中華》報刊發《追悼張人亞同志》(圖片來源網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革命戰爭年代,張人亞用生命守護黨章的英雄事跡,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對黨忠誠、勇于擔當的精神品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也都在各自領域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忠誠與擔當的壯麗篇章。在交通強國建設領域,二公局的前輩們在雪域高原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高山上“走鋼絲”,在伶仃洋上“作畫”,在大海深處“穿針”,建造了港珠澳大橋、平塘特大橋、深中通道等一座座超級工程。如今我們來到了
新的戰場——杭甬高速公路
,這是浙江交通“十四五”規劃中高速公路網布局的重要構成。為更好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杭甬高速項目黨支部結合實際打造了黨建品牌——黨心“甬”筑,建強戰斗堡壘,凝聚黨建合力,讓黨魂永駐心中,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激勵黨員不斷錘煉忠誠品格,強化擔當作為,在履職盡責中建強隊伍,在干事創業中再建新功,為高質高效推進杭甬高速公路建設貢獻力量。
杭甬高速6標效果圖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杭甬高速項目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凝聚各方力量,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施工生產能力,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以黨建促生產,以生產強黨建,黨心“甬”筑,筑牢忠誠之基,以實干擔當助力項目高質量建設,共同推動項目建設朝著“品質、安全、創新、綠色、韌性”的卓越工程愿景前進,為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貢獻力量!
編輯 | 趙明敏
審核 | 戴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