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建設規劃7月1日,拉薩至林芝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前置服務項目(第一批)招標公告發布。招標內容包括項目
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編制、
用地預審及規劃選址意見報告等,均是項目可研批復的重要前置要件。
招標公告重點內容如下:
1、招標條件 拉薩至林芝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已由國鐵集團以《國鐵集團關于下達2025年國鐵集團鐵路發展計劃的通知》(鐵發改〔2025〕1號)批準建設, 建設單位為川藏鐵路有限公司,建設資金來自國家出資,項目出資比例為100% ,招標人為川藏鐵路有限公司。
2、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
項目概況:拉薩至林芝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自既有拉薩站西端引出,沿拉薩河西行,經協榮站后穿岡底斯山脈轉入雅魯藏布江河谷向東,經貢嘎、扎囊、山南、桑日、加查、朗縣、米林等市縣,終至既有林芝站與川藏線雅林段貫通。
招標范圍及內容: 拉薩至林芝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的用地預審及規劃選址意見報告、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及組卷報批、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等編制工作。
3、標段劃分本次招標共分為2個標段:
LLSWBG-2標段,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編制,主要內容:
按照國家發改委《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發改投資〔2012〕2492號)、《關于印發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篇章和評估報告編制大綱(試行)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13〕428號)及西藏自治區相關文件的要求完成本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的編制、上報、配合(組織)審查,直至通過國家及地方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復或備案;并滿足項目可行性研究設計深度要求。
LLYDBG-1標段,用地預審及規劃選址意見報告編制、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及組卷報批 ,主要內容:
(1)用地預審及規劃選址意見報告:完成本項目的用地預審相關材料(含占用基本農田補劃方案、踏勘論證等)編制、上報、配合(組織)審查,直至主管部門的批準或批復;
(2)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及組卷報批:1)永久用地范圍內征(占)用地勘測定界、界址點測量、地籍要素數據采集和編輯,地籍調查與確認,工程用地范圍內征(占)用土地分類面積量算,《建設擬征(占)用土地權屬情況匯總表》的編制,勘測定界圖的編輯繪制,撰寫勘測定界技術報告;2)建設用地組卷報件方面:編制報件方案、編制報件材料,完成相關資料組卷和呈報,協調自然資源廳(部)審查,跟蹤審查進度并補充完善資料,至取得建設用地批復。
延伸閱讀:拉林鐵路為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是川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電氣化鐵路。
于2014年12月19日開工建設,2021年6月25日開通運營。
拉林鐵路起于協榮站(利用拉日鐵路接入拉薩站),沿拉薩河而下,經貢嘎轉向東,經山南、朗縣、米林,跨越雅魯藏布江到林芝站,全長435.48千米、設計速度160千米/小時。
全線共設站37座,初期開站17座,包括9座辦理客貨運輸業務的車站以及8座會讓車站。
拉林鐵路所處地質條件舉世罕見。
線路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岡底斯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的藏南谷地,山高谷深,相對高差達2500米,90%以上線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
全線隧道總長216.5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長隧道6座,最長為17.3公里的達嘎拉隧道;16次跨越雅江。其中,主跨430米的藏木雅魯藏布江特大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
拉林鐵路開通后,使用我國自主創新研制的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可在電氣化和非電氣化線路間自由切換,
歷史性地實現復興號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由于川藏鐵路總體于2008年左右開始勘察設計,受當時運力需求和技術水平限制,原規劃為單線鐵路,并按此標準先期建成拉薩至林芝段。后由于川藏鐵路建設上升至國家重大戰略,雅安至林芝段建設標準提高,一次性建成雙線電氣化鐵路,使得拉林段技術標準與之并不匹配。
同時項目作為川藏鐵路和滇藏鐵路共線段,隨著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規劃滇藏鐵路、新藏鐵路的接入,原拉薩至林芝段單線已無法滿足未來客貨運輸需求,將成為進藏鐵路通道上的“瓶頸”路段,因此啟動復線改造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