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機械工程| CranesChina7月6日,CPECC第一建設公司吊裝團隊
在獨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
120萬噸/年二期乙烯項目建設的關鍵節點,
伴隨著(142-B-1201)號鍋筒的安裝,
動力站兩臺(首臺在6月13日吊裝完成)
核心設備(位號為142B—1201與142—B—1202號
)鍋筒(汽包)相繼完成高難度吊裝作業。此次雙鍋筒吊裝完成
,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據悉,作為乙烯項目核心配套裝置,動力站的設備安裝精度直接關系全廠蒸汽供應及系統穩定性。吊裝的兩臺鍋筒(汽包)規格均為
Φ2400×13400mm,單臺由汽包本體、承重梁及吊桿組成,總凈重106.6
t,計入吊具后總吊裝載荷達
123.6t。為了安全平穩的完成吊裝作業,
吊裝團隊研發雙套繩鎖各自承重一體化吊裝工法
,通過兩套獨立繩鎖系統實現汽包與承重梁的協同受力控制。對吊裝過程中各部件受力狀態進行模擬驗證,創新性地將主吊繩鎖分為汽包承載系統與承重梁承載系統,通過計算設置差異化繩長與張力參數,確保偏心狀態下設備整體穩定。
此外,采用三維坐標定位+導鏈微調技術,通過在承重梁預設 4組對稱吊耳,并配置高精度導鏈調節裝置,結合全站儀實時監測,實現承重梁水平度偏差控制在±2mm以內,標高誤差控制在±3mm范圍內,滿足安裝標準。
現場,兩臺鍋筒吊裝均采用
500噸履帶起重機(主吊)直接提升法
,配置超起工況以提升吊裝性能。在吊裝過程中,
對設備提升路徑、起重機站位及障礙物進行三維
模擬,確保吊裝作業安全可控。
兩臺鍋筒的成功吊裝,
實現了三大技術創新:一是首創雙套繩鎖各自承重一體化吊裝工法,較傳統分體吊裝工藝縮短單臺工期
35%;二是通過導鏈調節系統實現大型偏心設備的毫米級安裝精度;三是
鍋筒吊裝時,建立了BIM三維(起重機、設備、鋼體建筑物)模擬實現
吊裝工藝優化體系。隨著兩臺鍋筒的精準就位,獨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烯項目動力站核心設備安裝全部完成,正式進入系統調試沖刺階段。
整理發布 | 編輯 | 之然 城希來源 | CPECC第一建設公司
稿件 | 司馬書森 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