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吊車出租,隨著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磅舉辦吊車公司,眾多世界知名風電企業亮相展會。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獲悉,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Electric Wind Power、聯合電力等風電企業積極參展,并在展會上發布了多項合作信息。
維斯塔斯
在第四屆進博會上,維斯塔斯以“清晰脫碳路線,引領可持續未來”為主題,首次在中國市場展示了從陸地到海洋的可持續能源綜合解決方案和中國市場最新循環發展。小路。同時,維斯塔斯還深入展示了Power-to-X(電力多元化)、能源島等創新模式如何助力能源結構脫碳和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具體而言,維斯塔斯先后與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京能國際)、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Guohua Energy Investment)、中國能源建設有限公司(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和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Power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
其中,維斯塔斯和京能國際同意依托各自在產業布局、市場開拓、海上風電、風電場運營維護等方面的優勢,充分調動內外部資源,發揮彼此在中國的經驗和研發優勢。和海外市場。和技術實力,積極探索在資源拓展、合作開發、共建、長期運維、風電制氫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與國華能源投資簽署新能源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根據各自的產業布局和經營業績,充分調動對方資源,積極探索海上和陸上風電領域的項目合作,包括合作開發、共建等。
在與中國能源建設的戰略合作中,雙方將本著“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創造價值”的理念,共同開拓和開發可再生能源風電市場,提升市場地位和雙方的綜合競爭力。
與國際電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強強聯手,共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再生能源市場。該協議的達成將鼓勵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的經驗和優勢,在基于風電的可再生能源領域構建開放合作的典范。
11月5日上海電氣風電待遇,濟南市采購企業山東中科電力有限公司與維斯塔斯達成展位交易,簽訂了總訂單額7000萬美元的風機采購訂單。該訂單也成為第四屆進博會山東省商貿集團的第一筆訂單,取得了良好的開局。
西門子歌美颯
在本屆進博會上,西門子歌美颯向觀眾展示了一款來自丹麥的基于SG 11.0-200 DD的11兆瓦直驅海上風電機組模型。該型機組是西門子歌美颯投產的最新一代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它匯集了西門子歌美颯成熟的海上直驅技術專長和豐富的項目經驗。該機型在歐洲已獲得超過300萬千瓦的訂單。在全球范圍內,自西門子歌美颯于 2011 年推出其直驅海上風電技術以來,該技術平臺已在全球主要市場積累了 1,400 多臺海上直驅風力渦輪機裝置。
同時上海電氣風電待遇,下一代陸上風力發電機SG6.6-155 和SG 6.6-170 也備受關注。產品性能優良,性價比高,更具競爭力,性能穩定可靠。風電機組能量輸出靈活,額定功率可從5.6MW到6.6MW靈活選擇。產品具有廣泛的風電場適應性,可根據項目定制專屬的最佳解決方案。同時,該產品還具有通用性強、設計靈活、運輸、施工、運行維護方便等特點。
在企業合作方面,西門子歌美颯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勘察設計院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就亞太地區風電項目開展深入合作。
國家能源集團/聯合電力
國家能源集團聯合電力技術有限公司與西門子歌美颯11兆瓦直驅海上風電技術許可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標志著雙方將在海上風電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海上風電前沿技術轉讓和海上風電資源開發,雙方將以此諒解備忘錄的簽署為契機,發揮各自優勢,實現海上風電技術轉讓合作。 、海上風機制造、海上風電項目開發。
西門子歌美颯將利用成熟的直驅海上風電技術、國際化的項目管理和運營經驗協同增效,實現技術領先的海上風電開發質量和安全領先,在風電價格新時代持續提升海上風電經濟性為我國風電產業全面健康健康發展貢獻新動力。
同時,國家能源集團副秘書長兼總經理劉國躍與西門子能源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姚振國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燃氣輪機、氫能、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領域。加強各方面合作。國家能源集團與西門子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將開啟強強聯合、共同發展的新篇章。基于能源產業綠色發展的共同使命和社會責任,進一步深化在綜合能源、綠色氫能、大型海上風電、低碳技術等領域的合作,
風力發電
11月6日,風電與丹佛斯(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零碳技術、綠色發展、智慧能源產業融合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攜手在浙江省海鹽縣開展合作。建設“零碳”示范產業園區。
Electric Wind Power 與丹佛斯的合作集中在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減少化石能源使用三個關鍵領域。在丹佛斯海鹽“零碳”產業園項目中,雙方將共同打造集分布式風電、分布式光伏、新儲能系統、柔性直流微電網、蓄水、余熱回收和地源熱泵系統、有序充電車輛 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碳資產管理等綜合能源服務合作,建設高標準“零碳”產業園區示范,形成可擴展、可復制的綜合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