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由電力風電主辦的“零碳時代”海上風電論壇暨海燕平臺發布儀式在廣東汕頭成功舉行。政府機構、行業協會、業主、供應商、高校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雙碳”背景下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新機遇、新思路政策。
風電在論壇上發布了最受期待的最新機型——海燕平臺SEW11.0-208。該機型是Electric Wind Power打造的旗艦級海上風電產品,也是亞洲最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直驅式海上風電機組。它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在海上風電領域自主創新取得新突破,正式進入10MW+時代。
9月29日,風電首臺基于Synergy混合平臺的WG5.55F-172機組在江蘇啟東H1#、H2#、H3#項目成功吊裝。機組基于混合驅動平臺的研發,融合了直驅平臺和齒輪箱平臺產品的優秀設計理念,為機組持久可靠運行提供保障;主要著眼于中低風速海域的“高性價比”,專門針對中國平均海上風資源。風速低、南北差異大的特定風況是中國近岸“極經濟”機組二手吊車,將有利于電力風電維持中國“
國內最長碳纖維葉片順利通過靜載試驗
近日,電力風電自主研發的100米級風電葉片S102在江蘇省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富聯眾試驗平臺按照IEC61400-23標準順利通過靜載試驗。米級碳纖維葉片專為高可靠性而設計。作為電風電近日發布的新型11兆瓦海上風電機組SEW11.0-208的關鍵核心部件,S102葉片順利通過靜載試驗,無疑為電力的整體科研進程注入了強勁動力。風力。
質量月各項活動圓滿結束
圍繞“聚焦產品質量、強化全員意識、遏制質量風險”的2021年質量月主題海上風電技術,各線電風電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質量月活動。質量工程部、技術部和采購部舉辦APQP沙龍,對新件進行先進的質量策劃;與工程服務分公司和技術部開展質量數據填寫和優秀案例評選活動的規范化培訓。同時,質量工程部還舉辦了“標桿風電場評選”和質量知識競賽。月初,各制造基地召開啟動會,宣傳貫徹法律政策,并營造良好的氛圍。其中海上風電技術,西盟、莆田等基地開展知識競賽,東臺基地開展一站式政策推廣和金點子運營,汕頭基地積極落實八個“零”原則。智恒新能源公司開展運維運營質量技能大賽。
對質量工作的堅持和改進,不僅僅停留在質量月,風電全體員工將把質量基因內化到每一項日常工作中,提煉質量,提升能力,打造有競爭力的軟實力。
(圖為汕頭基地質量月動員大會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