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一例是生物化工上市公司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邦生物”,SH:603077)。
公告內容顯示,和邦生物全資孫公司武駿光能投資項目內容包括:建設一條1,000t/d光伏封裝材料生產線并配套建設2GW光伏組件生產線;一條900t/d光伏封裝材料生產線并配套建設2GW光伏組件生產線;4GW光伏組件生產線以及配套是二手吊車的技術研發中心、余熱發電站、煙氣處理系統、公用工程系統等。
1塊錢股價上是二手吊車的30億押寶
例如,主營煤炭業務是二手吊車的山煤國際(SH:600546),砸下30億上馬10GW光伏異質結電池項目;主營家電、電子產品的TCL科技(SZ:000100)在2020年7月,出資百億強勢拿下中環股份(SZ:002129),后者是業內領先的單晶巨頭。
和邦生物此次布局光伏,相對于自身體量來說可謂是手筆巨大,并且蹭熱點以自救的意味十足。
跨界風潮下,光伏賽道將再度變的擁擠,資本熱潮下的光伏行業又該何以自處?
從更遠的前景看,光伏產業確定性極強:根據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的講話,我國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國家能源局在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上則表示,2021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將合計新增120GW。
并且,和邦生物公告的建設周期長達48個月,相對于組件巨頭們平均12個月的上產速度,劣勢明顯。即使是和邦生物項目到2025年全部順利投產,屆時光伏組件技術怕是早已迭代多輪,建成的產能也是落后產能。
當下的組件領域,已經形成了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一眾20GW級別產能的巨頭,還有阿特斯、東方日升等強者緊隨其后。這些企業未來的擴產規模甚是驚人:以天合光能為例,到2021年,其產能將達到50GW!此外還有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等,也將在2021邁入“50GW+俱樂部”。
行至2020年末,綜合產業發展及資本市場的表現,光伏無疑是最閃耀的產業之一:年度裝機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根據專家預計,2020年新增裝機將在60GW以上);光伏上市公司受資本熱捧,市值最高的隆基股份,市值突破3500億。目前已四家光伏企業市值超千億。
在此情形下,各路資本紛紛加速入場。跨界干光伏者,和邦生物并不是個案。
注
光伏火了,跨界者來了!
光伏進入“大象賽跑”時代
審時度勢轉型新能源是好事情,但是對于這些跨界者而言,要想押寶光伏來喝香的吃辣的,并非易事,背后的風險很可能遠比風險大!
中國光伏產業歷經20余年的發展,在平價上網來臨之際,已經提前開啟了巨人爭霸的時代。在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背板、光伏玻璃等各個環節,均有著一家或多家巨人企業把守。未來光伏產業的競爭格局,注定是由這些巨頭企業說了算。
在“大象賽跑”時代,光伏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加殘酷的淘汰戰爭。如果不具備雄厚的資金、深厚的技術積累以及豐富的市場積淀,抱著跟熱點、炒概念的心態貿然進入,大概率會成為“炮灰”!
受此消息刺激,周一(12月28日)一開盤,和邦生物即一字漲停,強勢封板至收盤。12月29日,和邦生物再度大舉高開9個多點。而后就拾級而下,最終跌3.29%收盤,上演了讓人炫目的沖高回落戲碼!
這意味著,如果進展順利,和邦生物將在2025年之前至少擁有8GW的光伏組件產能。這一體量比起光伏組件領域巨頭們的產能規劃,并不突出;但相對于自身體量,則是一個超大手筆的“押寶”。
相比之下,和邦生物2025年才能建成8GW產能,在規模上難得形成有效競爭力。
對于光伏產業跨界而入者而言,一飛沖天與一地雞毛,只在一線間!跨界者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在本次投資布局光伏組件之前,和邦生物已經切入到光伏玻璃領域。2011年,和邦生物投資12億元,在瀘州經濟開發區建設太陽能光伏玻璃項目;2013年3月,和邦生物正式收購四川武駿特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簡稱“四川武駿”),并以此作為進入光伏產業的主體。本次項目投資主體武駿光能,便是四川武駿的全資子公司。
華夏光伏(微信號hxgf007)
雖然早在十年前便打定光伏主意,和邦生物從光伏玻璃升級到組件這一光伏核心領域,從公司本身的情況來看前景并不樂觀!
意到,和邦生物傳統主營業務為化工制造及鹽礦、磷礦的開發,2012年開始轉型往高附加值、高端產業走,目前已轉型為平臺型公司,形成化工、農業、消費類電子商務及消費類鹽產品以及新材料四大業務板塊。
聯系作者、入群交流,請加微信:sntkwd
和邦生物股價走勢圖
作者 | 時玉豐
華夏光伏(微信號hxgf007)
和邦生物不是個例。在和邦生物身后,進場干光伏的跨界者們動機與玄機是什么?其光伏之路前景幾何?
股價長期徘徊在1元警戒線附近,且陷入虧損,這些冷冰冰的現實昭明:和邦生物押寶光伏產業更多為的是蹭上熱點來自救!但股價一個漲停便跌落回來,可見資本市場是不認可的!
2019年8月至今,和邦生物的股價便一直停留在1元區間,最高也沒有碰到2元錢。公司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8.9億元,同比下降17.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下降142.77%。
發現,從
這樣一來,和邦生物這家以聯堿產品為主的化工企業,在光伏玻璃領域小試牛刀后,大舉跨界進入光伏產業。站在和邦生物背后的神秘實控人賀正剛,也將成為橫跨化工、農牧業、光伏的川軍代表之一。
跨界者們的宿命:光伏便車不好搭
據悉,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在獲得項目用地和全部項目批準文件和開工手續之日起6個月內實質性開工建設,自開工之日起算,項目一期在18個月內建成并投產;二期在40個月內建成并投產;三期在48個月內建成并投產。
獲悉,12月26日,和邦生物發布公告稱,全資孫公司武駿光能12月24日與重慶市江津區白沙工業園發展中心簽訂產8GW光伏封裝材料及制品項目投資協議,預計總投資高達30億元。
華夏光伏(微信號hxgf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