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琦——這名80后女碩士是一名起重機主操作手,也就是人們俗稱是吊車處理網的“吊車司機”。王琦所操作是吊車處理網的是目前世界最大是吊車處理網的單門液壓起重機,一次吊裝能力5000噸,有效吊裝高度145米,相當于能夠一次把1000頭大象吊到50層樓那么高,而且就位誤差不超過一毫米
8月28日,王琦來到國資委“大國重器”演講比賽的講臺上,她與這臺起重機的故事,讓聽眾耳目一新。
吊裝是高危行業,而這臺起重機又采用液壓系統,全電腦控制,操作它的人不僅要非常嚴謹,還要具備力學、液壓、通信、結構、電氣等大量專業知識。
在起重機組裝階段,王琦被挑選為主操作手。
“我到現場一看,好家伙,大大小小400多種零部件。”王琦說。每個部件屬于哪個系統,干什么用,都要搞清楚,否則吊裝時萬一屏幕報錯,就不能第一時間準確判斷問題出在哪里。
學習是當務之急。王琦先看整體圖,了解八大系統的功能,再看系統圖,把圖里的每個結構與現場實物對照記錄。不分時間、地點,想到什么,就地取材,用得最多的是樹枝和石頭,蹲在地上畫圖、計算。又看了一些實用專業書,也向不同專業的師傅請教。
后來王琦覺得看圖不如自己畫圖印象深,正好隊里拓展市場需要三維圖,在隊長的幫助下,她學習了三維制圖軟件,和隊友們一起完成了起重機的三維模型。
桌上是一摞學過的書,工位上貼滿了記錄的便箋,3個多月過去了,王琦終于覺得自己“像個操作手了”。
2014年12月29日,組裝完成的起重機將進行性能測試。5000噸門式起重機必須吊起6250噸載荷,才能獲得資格并走向市場。前一天,王琦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們準備好了,5000噸,明天就看你的了。
測試這天,王琦眼睛盯著電腦屏幕,手指不停地操作。提升、下放、開錨、關錨這些動作在她指尖重復上千次,最終創下吊裝高度125米、重量6250噸的世界紀錄!試驗成功的那一刻,王琦深深吐出一口氣:“5000噸,我們做到了!”
2016年8月2日,這臺起重機迎來“首秀”,任務是華北石化290萬噸/年蠟油加氫裂化裝置兩臺1306噸加氫反應器吊裝。
可到了現場組裝后期,它卻耍起了“小脾氣”——有幾臺千斤頂一啟動就憋壓,導致油缸無法正常工作。
線路連接正常,油路走向正常,問題到底出在哪?王琦翻開以前的操作記錄,試圖從知識和經驗中尋找解決辦法。再次確認千斤頂工作性能后,王琦大膽判斷:應該是油管在庫房放置時進了空氣,在安全范圍內,可以提高發動機轉速,加大流量。果然,千斤頂動起來了!2小時32分鐘,反應器穩穩落座在基礎之上。
“王琦,提升,提升。”
“王琦,向南橫向行走。”
…………
5年來,王琦伴隨著5000噸起重機在華北、西北、東北等煉化基地和廣東二橋工程中大顯身手,累計完成千噸級以上大型吊裝13次,吊裝總重量3.214萬噸,實現了起重機萬次運行“零失誤”,多次創下全國和集團吊裝紀錄。
策劃 |
編輯 | 城希
文章來源|石油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