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以下簡稱“上交會”)將于2022年4月14日-16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隆重召開,本屆上交會在延續往屆提升技術應用前瞻引領性、產業影響力、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強發展交流和交易的基礎上,將增加開設綠色低碳專區“2022年氫和氨產業展覽區及2022年氫氨產業發展創新上海國際峰會”(以下簡稱“氫氨展會”)和海洋科技專區“2022年海洋經濟和海工裝備技術創新展覽區及2022年海洋經濟和技術裝備創新上海國際峰會”(以下簡稱“海洋展會”)等會展專項主題活動,該2個主題會展將以展覽和會議論壇形式同時舉行,上海帥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管理的和上交會承辦單位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將共同打造氫氨和海洋裝備會展主題活動, 進行相關對應的招展、招商、廣告、贊助、論壇等活動。咨詢聯系:china@ishipoffshore.com 或 chinabobli@126.com
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 ,英文名稱China(ShangHai)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Fair(簡稱“上交會”)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支持,上海市國際技術進出口促進中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專門為技術貿易設立的國家級、國際性的專業展會。
展會邀請主要范圍(包括但不限于)
行業企業:雙碳綠色技術、氫能、氨產業、高端新材料、新能源、海洋技術、海上風電、海洋養殖、海洋航運、海洋油氣、造船工業、港口物流、重大技術裝備、智能制造與機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裝備、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
研發機構:科研院所、高校、科學院、工程院、創客組織等;
行業組織:協會、學會、商會、聯盟等;
貿易服務:貿易商/經銷商/分銷商/代理商、系統運營管理商、服務/咨詢/項目管理、認證檢測機構、投融資、銀行保險、知識產權/專利、律師/人才服務機構、專業媒體等;
政府部門:商務部門、科技部門、規劃部門、產業部門、知識產權部門等。
本屆擬設置主賓城(主題館)、“一帶一路”技術合作、專業技術、創新生態、交易服務等五個主要大展區。
本屆主賓城(主題館)展區
擬設立主賓城(主題館)展區。邀請境內外創新型城市(省州)設置主題館,集中展示最新科研成果、技術項目等,為境內外雙方在技術、科研和經貿等方面的合作提供良好平臺,推動相關城市(省州)間高規格、寬領域、多產業的合作交流。
“一帶一路”技術合作展區
擬設立“一帶一路”技術合作展區。該展區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為開展“一帶一路”國際技術合作提供專業化、便利化的服務平臺。匯聚全國各省區市“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成果,反映“一帶一路”引領的科技創新合作在促進各國創新要素流動聚集、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成效。
專業技術展區
擬設立專業技術展區。該展區響應“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數字化發展等戰略要求,促進前沿技術與實體經濟、現實生活深度融合,助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綠色低碳專區,將設立氫和氨產業展覽區,及舉辦2022年氫氨產業發展創新上海國際峰會活動,展示交流綠色能源、氫能、氨產業新發展路徑、新實踐、新格局、新成果、新方向,推廣綠色低碳技術新應用和新趨勢。
生物醫藥專區,將體現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和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組織生物科技園區、業內知名企業與機構,圍繞數字醫療與智慧醫療等熱門議題,探討數字醫療創新平臺建設。
商用密碼專區,將聚焦“數字之盾”,構建以密碼為基礎的數字城市安全保障體系,堅持走自主創新與融合發展相結合的發展道路,推動高速密碼技術與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 等新興技術的融合應用,提升安全防護能力。
海洋科技專區,將設立海洋經濟和海工裝備技術創新展覽區,及舉辦2022年海洋經濟和技術裝備創新上海國際峰會活動,聚焦海洋高端裝備、海洋技術、海上風電、海洋養殖、海洋航運、海洋油氣、造船工業、港口物流、重大技術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順應海洋經濟產業高端化、集群化、國際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促進海洋藍色經濟產業體系發展。
智能機器人應用專區,將重點聚焦大數據、算法算力、視覺、導航、語音、外骨骼等關鍵技術,配合全國人工智能機器人供需對接,重點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智慧商圈、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康養等),并促進項目落地,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擬設立交易服務區。該展區強調展商的多元性、服務的針對性和互動性,打造覆蓋技術交易全鏈條的配套服務體系,包括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投融資、國際技術人才服務、投資促進服務等。
2021年4月15日開幕的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簡稱“上交會”)特別設立日本大阪府主題館,集中展示一批日本的制氫、儲氫技術以及完整的氫能產業鏈體系中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包含巖谷產業、日立造船在內的10家日本大阪氫能源相關企業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展覽、展示及技術推介,以期促進中日企業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
日本大阪制造業有著“沒有什么是無法制作”的美譽,集聚了包括氫能源在內的大量多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特別是在氫能源燃料電池、蓄電池等智能能源領域。大阪府還特別成立了以中小企業和創投企業為主的“智能能源工業網絡”,致力于在該領域的創造和創新。
“目前,大阪府家庭用燃料電池數量大約為45000臺,燃料電池汽車(FCV)約有140輛。”日本大阪府商工勞動部成長產業振興室室長中原淳太介紹,日本從1973年開始著手開展氫能生產、儲運和利用相關技術研究,如今日本已經在制氫領域、儲運氫領域、氫能利用領域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體系。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中日兩國互為重要經貿合作伙伴,RCEP的簽署將極大地促進兩國經貿合作、加深經濟融合。中原淳太表示,這次亮相上交會是中日兩國之間經貿合作的一次探索,這將促進雙方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提高各自在氫能源領域的技術及水平。
作為日本僅有的液氫制造商及氫能領域的技術先鋒,氣體供應公司巖谷產業株式會社在第八屆上交會展示其先進的“液化氫”技術。巖谷產業株式會社先進的“液氫”技術在運輸效率方面具有巨大優勢,是傳統“壓縮氫氣”的10倍左右。目前,巖谷產業株式會社在華已建有3座液氫工廠,其中,巖谷氣具(珠海)有限公司制造的便攜爐以及便攜式氣瓶,在中國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已居領先地位。在浙江嘉興的氫氣工廠也正在加速建設中。
高槻科技公司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利用電磁隔膜方式的空氣泵產品“HIBLOW”,具有長壽命、低噪音、高節能等特點。高槻科技常務董事大西洋司介紹,高槻科技生產的空氣泵產品“HIBLOW”以水處理領域為中心,目前已應用在家庭及醫療等場景。大西洋司表示,目前高槻科技在江蘇蘇州已建有合資企業,未來將會致力于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