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慶軍認為,平價是風電界的珠穆朗瑪峰,中國平價,意味著全世界大部分海域可以開發風電,將會對全球帶來革命性影響。
歐洲在前期規劃、運營經驗、軟件技術、數據積累、安全理念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鑒之處。“中國近幾年發展很快,但規劃、招標管理較為粗放。歐洲對于的嚴謹態度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當下,應該更多從產業鏈攜手合作發展、技術創新角度,推動產業理性穩步走向平價?!?/strong>田慶軍建議,中國謀劃平價發展,應提前做好規劃。歐洲項目一般有5年以上規劃期,中國則只有1年左右。這可能會導致后期非技術成本陡增,間接推高度電成本,還會造成搶裝、低價競爭搶市場等非正?,F象。
針對近期風電行業的價格戰,田慶軍表示:“這對于研發投入較大的風機企業非常不公平,也對行業造成了誤導。如果大家只關注風機價格,而忽視背后的技術投入和沉淀,將不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strong>
田慶軍認為,平價之路,首當其沖要解決好輕量化的挑戰,輕量化是風機降本的關鍵。近幾年,業界在機艙、塔筒、葉片、升壓站等方面的減重探索很多,成本下降很快,但有些還比較粗放,認知邊界還在摸索中。其次,柔性直流技術、尾流技術、控制技術、工程工藝等也要持續創新,走中國特色道路。
機組國產化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帶來系統效率提升?!澳骋浑姎忸惒考?,過去用全世界最好的,但故障率很高,后來遠景通過自研替代,故障率大幅度下降。某一領域應用好的產品,應用到中國不一定最好。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風電是一個系統概念,國產化部件要從整個系統層面創新,不再依賴于進口。”田慶軍表示。
最后,不管是能源島,還是制氫,只要能降低電力輸送成本的方式都值得嘗試。未來開發走向深遠海,電力傳輸距離會導致海纜成本升高。如果這部分成本不核算到輸配送電價里,那就需要創新性思考,是否可以換一種方式送出來。
中國硬件發展很快,軟實力需要加強。硬件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進展越來越快,主要部件葉片、發電機、齒輪箱、軸承等技術進步快,創新能力強。田慶軍認為,“中國是快速成長的少年,仍需長期堅持學習歐洲。學習歐洲先進的工程軟件,一體化思想、安全意識、嚴謹的態度和運維經驗,走得慢一些、穩一些。”
- 相關閱讀 -
田慶軍:碳中和時代,不要浪費每一片海洋
專訪田慶軍:降本助力雙碳目標,風電發展大有可為
田慶軍:分散式風電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部分
▓來源:遠景能源
一個傳播風電正能量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