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公局建筑工程分公司三十個晨昏交替足夠讓青澀褪色嗎?當塔吊的影子從陌生變為坐標
當圖紙上的線條在掌心發燙
有人在混凝土里澆筑信念
有人把安全帽壓塌的劉海變成勛章
一個月前,他們還是初出校園的“萌新”
如今安全帽下的目光已寫滿堅定
新生代建筑人的基建魂正在覺醒姜騰 初到成都翰青盛項目,我像一塊剛運抵工地的預制件,帶著混凝土的新鮮質感,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更帶著些許忐忑,我接過施工員的職責——從系統數據的填報到內業資料的梳理,每一項都像初耕的土地,等待著我埋下認真的種子。前輩們遞來的詳盡資料是無聲的指引,讓我在陌生的領域里,慢慢找到落腳的節奏。
系統里跳動的數字,是現場運轉的脈搏。從最初對著模板反復核對,到如今指尖劃過鍵盤便能精準響應,我讀懂了“嚴謹”二字的重量。內業資料的紙張間,藏著工程的過往。一張張聯系單、一份份任務書,在我手中從零散到規整,仿佛看見無數個日夜的施工軌跡在此凝聚。這些細微的工作,如同一磚一瓦,壘起我對崗位職責的理解。
一個月的時光,在鋼筋的反光與紙張的翻動中悄然走過。我漸漸不再是那個站在施工現場旁茫然的新人,指尖的熟練與心中的篤定,是這段日子最好的饋贈。未來的路還長,愿以初心為墨,以實踐為筆,在中交的藍圖上,繼續書寫屬于施工員的堅守與熱愛。
曾成劍 午夜,辦公室只剩計算器按鍵的脆響。曾經在課本上優雅的幾何圖形與清晰的理論公式,此刻化作上萬條冰冷的數據,沉甸甸地壓在肩頭。校園里畫過的理想化模型,從未如此具體而“粗糲”。當圖紙真正走出課本,我才痛感象牙塔的輕盈。第一次負責清單編制,每一寸混凝土的標號、每一根鋼筋的直徑都關乎項目真實的成本與盈虧。這不再是被紅筆圈出的課堂練習,而是真金白銀的代價。我逼自己逐行核驗,在無數個“清單項”的迷宮中笨拙穿行,直到窗外泛起灰白,像未干的混凝土。
疲憊如山,心中卻悄然沉淀下一種踏實的顆粒感。當凌晨的月光爬上鍵盤,我點擊“保存”,將最終版文件發出。那一刻忽然懂得:造價人的筆尖,雖不勾勒飛檐斗拱的浪漫線條,卻以毫米不差的數字,默默澆筑著建筑得以站立的基石。圖紙上的夢想何其輕盈,而讓夢想生根的土壤,正是由這深夜的燈光、精確的計算與對責任的敬畏一寸寸夯實。冰冷的數字背后,是讓萬千廣廈得以溫暖棲居的樸素詩篇——這便是新建筑人的第一課。
孫招金 入職以來,在物資設備部的這段時間讓我倍感充實。前輩們耐心帶教,從機械設備巡檢到材料驗收,每一個環節都傾囊相授,讓我快速熟悉了在部門的工作。讓我學會了現場管理無小事——哪怕是一臺設備的微小故障、一批材料的些許偏差,都可能影響工程進度與質量。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快速熟悉了設備臺賬登記、材料取樣送檢等基礎流程,也更清晰認識到這份工作在保障施工順利推進中的關鍵作用。
未來,我將全力提升個人能力,扎實掌握物資采購規范、設備維護保養等專業知識,盡快獨立處理日常事務;同時深耕專業技能,盡快熟練掌握各類施工機械的性能參數與保養要點,嚴格執行材料驗收標準,確保進場物資“零問題”。
來源:翰青盛項目 姜騰 孫招金 歐洲產業城小學項目 曾成劍
編輯:袁夢初審:蔣琦璐 石慧審核: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