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七局二公司8月1日隨著梁體中心線精準平穩就位
中鐵十七局珠肇高鐵項目
上跨深湛高鐵T構梁轉體施工任務順利完成
為全線早日通車打通關鍵節點
媒體聚焦丨廣東衛視報道
珠肇高鐵是廣東省自主投資建設管理的首條350公里時速高速鐵路,線路自深茂鐵路區間引出,經江門、佛山、肇慶接入南廣鐵路,全長約184.5公里,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地區交通網絡布局,助力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圖丨珠肇高鐵2標線路示意圖
中鐵十七局承建珠肇高鐵(江機段)2標項目,線路全長17.55公里,包含橋梁12座、隧道1座、路基5段,是全線特殊結構最多、施工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標段。此次轉體梁長193.5米,寬11.8米,重達13700噸,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1.4毫米,硬核技術成就“華麗轉身”
圖丨T構梁施工 此次施工的轉體梁梁底距既有鐵路線接觸網桿頂0.51米,轉體凈空間僅0.21米,對轉體系統的穩定性和稱重配重專項試驗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項目采用“縱橫多向稱重+毫米級預偏心配重”工藝,將轉體球鉸偏心距縮小至1.4毫米,遠高于規范要求,顯著提升了轉體穩定性,確保轉體梁精準跨越營業線。
圖丨1#塊混凝土澆筑 為實現轉體一次成功,項目邀請業內橋梁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多次論證優化,按照“轉體穩、對接準、管控嚴、效率高”的目標,先后進行模擬、配平、預偏、調校等數十次試驗,精確計算配重參數、消除施工誤差。轉體過程中,技術人員實時監控轉體速度、角度等關鍵參數,確保轉體支點兩端始終保持相對平衡狀態,為施工提供硬核技術支撐。
43°,智能管控保障精準就位
圖丨下承臺滑道支架以及滑道安裝
轉體梁上跨深湛高鐵、南車路等繁忙既有線及人、車密集城市區域,運行高峰期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通過,施工空間狹小、地理區位險要。如何在有限的轉體凈空間內將重逾萬噸的梁體平穩旋轉43度,成為項目技術團隊面臨的重大挑戰。
圖丨橋梁完成轉體 項目技術團隊采用智能化牽引控制系統和數據采集系統,通過實時監測轉體球鉸位移、應力等參數,動態調整牽引力與配重方案,實現對轉體速度的精準控制,推動大橋沿轉體球鉸以每分鐘0.69度的角速度,順利完成“5度驗證+38度正式轉體”的施工方案,實現毫米級精準轉體就位。
24小時,穿透管理護航“雙零目標”
圖丨現場研討轉體方案
轉體施工靠近深湛鐵路接觸網桿頂,轉體姿態控制、輕飄浮物管控等任一環節出現疏漏都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對鐵路干線運行造成嚴重影響。為保證施工安全,項目制定涉鐵施工專項應急預案,細化安全穿透式管理責任分區,設置專職安全員、防護員,落實24小時盯控制度,全方位筑牢施工安全防線。
圖丨加強安全教育宣傳
項目引入“云監控”系統,實時識別結構物侵線、輕飄浮物等風險源,并在沿線布設10處測量觀測點,動態監測形變數據,實現隱患排查全覆蓋。同時,項目加強與廣鐵集團信息互通互連,在轉體期間實施“雙指揮+雙確認”作業模式,確保涉鐵施工作業安全有序,優質高效完成高難度施工任務。
打造品質工程服務灣區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內容來源:中鐵十七局集團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