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六局地鐵之聲碧波瀲滟處,飛檐映畫梁
石獅蹲日月,銅鎖鎮滄桑
近日,由中鐵十六局承建的
廈門市海滄區民生綜合工程項目
東嶼公園配套用房復建古建筑順利竣工驗收
廈門市海滄區東嶼公園復建古建筑
作為海滄區重點打造的文旅地標
該項目參照原址閩南傳統紅磚建筑1:1復建
融合傳統閩南風格與現代建筑功能
與臨近的“金沙書院”相互輝映
以匠心雕琢的技藝為海滄湖再添一抹“最閩南”的文化底色
【文化為魂?匠心筑形】
閩南特色泥塑雕花傳統古厝陽臺該配套用房建設時完美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平面布局
造型、法式特征和藝術風格
房屋為地上2層寬16.2米、長28.23米建筑面積675.87平方米
外墻采用復古保溫做法
閩南古厝磚木走廊復建施工嚴格遵循閩南古厝
“紅磚白石雙坡曲”的形制精髓
運用燕尾脊、鏤空花窗等傳統元素
結合現代環保建材與抗震技術
實現“形神兼備”屋面瓦作、木構彩繪均由
非遺工藝傳承團隊監制
再現閩南建筑美學閩南古厝木樓梯閩南特色紅磚雕花線條
【妙手施工?破解難題】
為復原建筑外觀項目團隊聘請閩南古建專家
成立材料篩選專班對已存放材料一一篩選統計
并對需優化的材料補充提出專項方案
專班組成員輾轉廈門、泉州、漳州等地
尋找同時期舊料進行匹配代替
閩南特色綠釉面寶瓶欄桿
該建筑外墻一層為石墻
二層為胭脂磚墻,砌筑工藝繁雜
為確保整體工期項目團隊從技術角度出發
在二層梁外側通過角鋼懸挑方式改善工藝
讓一層石墻、二層胭脂磚墻同時施工
有效縮短工期、保障推進
閩南特色蓮花紋瓦當該建筑一層前落及二層后落
有大量拼花磚墻面和疊色磚線條
采用胭脂磚切割、細拼而成
工藝復雜導致進度緩慢
項目團隊對拼花磚、疊色磚
尺寸固定部分采用集中加工
減少邊施工、邊切割情況
大幅提高工效閩南特色前埕后厝【功能多元?服務升級】
該建筑設計巧妙利用湖岸地形
通過架空層、透水鋪裝等手法降低生態干擾
與海滄湖濕地景觀共同形成“建筑隱于自然”的優美意境
獲評“廈門市綠色建筑示范項目”
東嶼公園古建筑與海滄湖交相輝映
作為東嶼公園核心配套
項目團隊結合原平面布局
使該古建筑實現了游客服務中心
文化展陳區、休憩茶室等功能空間
承載文旅服務、民俗展示
社區活動等多重功能與周邊融合形成閩南風格建筑群
閩南特色滴水獸閩南特色石刻門楣未來,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傳承與弘揚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為市民游客提供感受閩南文化
享受自然美景的絕佳去處
打造海滄內湖新“名片”
成為市民“打卡”新熱點
本期供稿:廈門市海滄區民生綜合工程項目部
投稿郵箱:dtgsdg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