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六局一公司央視《晚間新聞》報道
8月1日由承建的亞洲同類型最大跨度斜拉橋
貴港蘇灣大橋主橋成功合龍
該橋采用國內罕見的特殊復雜橋梁結構
跨越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支流
將為郁江兩岸發展注入新活力
參建團隊慶祝大橋合龍
穿越“施工禁區”
在串珠式溶洞群中建橋
貴港蘇灣大橋全貌 貴港蘇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全長4457米,是貴港市交通骨干工程,自北向南依次下穿南廣鐵路,跨越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支流——郁江,上跨黎湛鐵路。其中蘇灣大橋主橋全長680米,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主梁采用國內罕見的半漂浮預應力混凝土邊腹板鋼混疊合梁結構;主跨跨度334米,為同類型主梁結構中亞洲第一跨度;主塔高度111米,為貴港市區橋梁第一高塔。
橋梁墩臺坐落于溶洞群之上
大橋位于被稱為“施工禁區”的喀斯特地貌區,地下串珠式溶洞地質發育極強,全橋近90%的墩臺均坐落于溶洞之上。在“溶洞群”中建橋,就猶如樁基穿“糖葫蘆”,施工難度和風險挑戰極大。項目團隊創新采用“探灌結合”工藝,通過地質雷達對橋址區進行三維掃描,精準定位出大小溶洞的分布情況,并在鉆頭到達溶洞頂部之前改為小沖程鉆孔,防止出現鉆頭懸空、護筒下沉等風險;隨后采用“分級填充”法處理,根據溶洞深度、溶腔大小采取不同填充方案,成功攻克了超大直徑樁基穿越喀斯特地貌溶洞群施工難題。
搭建“空中安全島”
百米高空的“云端繡花”
項目團隊研究施工方案
為滿足郁江航道通航要求,蘇灣大橋主跨設計為334米,111米高的主塔相當于40層樓高度,其施工過程如同在“云端漫步”,每一米提升都是一次高難度挑戰。面對高空作業的巨大風險,項目團隊為施工人員定制了 “空中安全島”,在主塔施工中采用液壓自爬模板,搭配全封閉多層平臺,配置防護欄、安全網、防滑墊等安全設施,形成全方位安全保障。
111米橋梁主塔 與此同時,采用無人機每天巡航作業面,以360度無死角的方式排查安全隱患;主塔頂的監控球機實時傳輸畫面,遠程監控每一個操作細節,確保施工各環節有序可控。在主塔施工過程中,團隊成功攻克了索塔環向預應力單端二次張拉、高空索塔爬模環向預應力張拉平臺、預拼裝式索塔上橫梁大跨度拱架施工等系列難題,形成了多項創新工法和技術專利。
亞洲最大跨度 毫米級精度的順利“牽手”
主橋精準對接 作為國內罕見的特殊復雜結構橋梁,334米的主跨要實現合龍,誤差必須控制在毫米級,其精度要求之高、難度之大遠超預期。為實現這場跨越數百米水域的“精準牽手”,項目團隊組建半漂浮預應力混凝土邊腹板鋼混疊合梁結構施工專項技術攻關小組,通過與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先后完成20多個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與評審,成功攻克多項重大技術難題。
加大監測頻次 在鋼混疊合梁施工中,項目團隊創新疊合梁施工精度控制工法,加大監測頻次和線形管控,成功將鋼橫梁、橋面板安裝精度控制在毫米級。在追求施工精度的同時,項目團隊始終堅守生態保護底線,創新采用水上施工廢水閉環處理系統,實現了廢水零排放,有效保護郁江水域生態。
成功跨越郁江主航道 站在郁江河畔回望,111米的主塔直插云霄,334米的主跨如彩虹臥波。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工程,貴港市蘇灣大橋及接線工程連接貴港市港北區、郁江航道和港南區,是貴港市西部臨港工業片區的主要南北聯系通道。大橋建成后,將進一步激發郁江兩岸經濟活力,對貴港市構筑城市大交通框架、深度對接廣西平陸運河建設、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格局等具有重要意義。
內容來源:貴港蘇灣大橋項目
責任編輯:胡珊珞執行主編:殷萬軍主辦單位:公司黨政工團綜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