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局一公司7月26日至27日,舉辦2025年上半年總工會暨濰宿高鐵五標跨袁公河特大橋128米連續梁施工技術觀摩會。集團公司科數部到會指導,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張振電出席會議并講話。
本次會議構建了“觀摩-交流-部署”三位一體閉環管理模式,通過沉浸式研學、多維度研討、系統性部署的有機聯動,為系統管理提升注入動能。
觀摩交流拓新境 趕學比超促發展
參會人員前往濰宿高鐵五標項目袁公河特大橋128m連續梁進行了實地觀摩,對現場工藝工法展開交流研討。現場負責人對工程概況、連續梁0#塊支架方案優化、現場標準化及智能造橋機的應用進行了介紹。
濰宿高鐵五標項目袁公河特大橋是公司范圍內首座采用智能造橋機施工的連續梁,該技術集成了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實現了橋梁施工的智能化操作與精準化控制,確保了橋梁建設的精度與效率,
將連續梁懸澆段17個懸澆段縮減為10個,節省工期2個月。
觀摩會現場,濰宿高鐵五分部展示了臨建標準化、安全質量管控、標準化工藝建設,為參會人員詳細介紹現場管理思路和規劃,
贏得觀摩人員高度評價和認可。
研學深悟夯基礎 對標踐行創一流
組織召開技術交流會,邀請知識產權
公司、設計院專家圍繞施工技術、臨時支架設計要點、現場管理等方面交進行交流分享。
現場參會人員分4組研討技術管理工作。公司專家組、市政分公司、濟南高新能源站項目、雄商高鐵三分部、包銀二分部分別圍繞工程管理案例、鐵路營業線施工案例、
無砟軌道施工技術等方面進行經驗分享。
凝心聚力強管理 賦能提效抓生產
集團公司科數部副部長全斐對本次會議表示肯定,并提出工作要求。
一是加強技術體系建設
,扎實推動技術管理體系建設的實施和落實;
二是強化技術基礎管理
,嚴格落實集團公司年底下發的工程項目年度時間軸技術管理工作任務和標準
;三是立足服務現場,加強科研攻關,以解決現場實際問題、規范操作行為、梳理工作思路
;四是提高現場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
,建立智能建造技術應用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優化智能建造技術的應用效果
。張振電針對上半年技術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并對下半年技術管理重點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他強調,
要聚焦技術體系運行,狠抓項目技術管理再提
升。強化總工程師履職盡責,充分發揮專家團隊優勢,規范項目基礎管理,加強技術人員培養。
要聚焦重大方案管控,源頭控制風險。
強化重大方案的風險管控能力,加強方案的研討比選,提升方案評審效果,把好方案評審關。
要聚焦現場管控,持續開展隧道“三超”治理。
持續推進隧道“三超”治理工作,嚴格落實長效考核機制,深化隧道“三超”治理智能化管控。
要持續開展務實創新,做好科技賦能。
聚焦項目管理中痛點、難點,
開展工藝、工法、工裝的創新和應用,扎實推動科技管理,規范業務流程。
要聚焦智能建造,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持續做好營業線智能監控系統、BIM等技術在項目管理應用,全面提升智能建造水平,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聚焦工程數量,強化全流程精準管控。
加強算量人員培訓,建立工程數量管理的監督和考核機制。
要堅守廉潔底線,秉持清正初心。
各級技術管理人員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廉潔自律意識。
公司工程技術管理部對2025年上半年產值完成情況、施工節點完成情況、信用評價情況、測量管理、工程量管理、項目管理及方案管理存在突出問題進行通報,并圍繞下半年加強項目策劃管理、加強工程量管理、重視業務系統檢查等方面重點工作做出部署。
會議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召開,所屬各單位總工程師、工程部長、技術主管共計300余人參加。
夯實技術管理基礎堅持技術先行提升系統管理水平培育工程技術人才強化施工技術管控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圖 文:工程管理技術部 濰宿高鐵五標項目部
編 輯:馬克棟主 辦:中鐵十局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