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六局2025年是以履約提升深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今年集團公司系列會議將
2025 年作為“履約提升年”,要求全公司將“五履約一引領”作為核心任務,著力提升高質量的經營履約、建造履約、經濟履約、安全履約、創新履約能力和高質量的發展引領能力,圍繞實現向市場要規模、向建造要信譽、向經營要效益、向風控要穩定、向改革創新要品牌、向黨建融合要發展的“六要”目標,聚力擔當、久久為功,為加快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面。
為了貫徹落實管理要求,微信公眾號推出
“優質履約”專欄,宣傳一批在2024至2025
年履約方面表現突出的單位和項目,以優秀案例為導向,推動實現
“五履約一引領”發展任務目標。近期中鐵重投重慶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
發布2025年一季度勞動競賽考核通報
太原公司承建的武兩高速公路工程II標段在所有參賽項目中獲評綜合排名第一開工以來太原公司優質高效兌現
項目各項節點目標屢獲勞動競賽第一并在2024年度“大干120天,決勝保目標”
專項勞動競賽中被評為2024年度先進單位和勞動競賽優勝單位 武兩高速公路是重慶高速公路規劃“三環十八射多聯線”主骨架高速公路網中的第十六聯線,全長約37.18公里,設計為雙向四車道,時速100公里。太原公司承建的武兩高速公路II標段全長21.8公里,包括1.5座隧道、12座主線橋梁和3座互通。
標段內控制性工程雪峰山隧道地處剝蝕中山地貌區,Ⅳ、Ⅴ級圍巖占比高、洞口段偏壓淺埋斷面變化復雜、技術要求高,施工組織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下柏樹灣大橋 面對復雜多變的地質環境,項目部引入BIM技術,在標段內構建1:1模擬電子沙盤,真實還原各工點工程概況和臨建設施等,并錄入施工便道、取棄土場等關鍵位置信息,形成三維立體圖像,為編制施組方案、計算工程量、控制施工進度提供參考。開工以來,項目部在隧道臺車、橋梁模板及試驗儀器等方面積極開展科技攻關,獲得
實用新型專利2項,重慶市QC成果5項,重慶市五小成果15項,中國中鐵綠色科技示范工程獎1項,工法3項。
雪峰山隧道施工中,項目部運用臺階法、光面爆破法作業,采取超前小導管、超前長管棚等輔助措施,沿隧道開挖輪廓線外打入帶孔鋼管、壓注漿液、加固圍巖,同時采用超前地質預報系統,實時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質狀態,提高隧道開挖質量,有效加快施工進度。
同時,采用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人員定位系統、語音呼叫系統、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系統等,實時采集洞內安全數據監控管理關鍵部位施工情況,全面排查隱患、筑牢安全屏障。2024年5月17日,雪峰山隧道提前14天貫通至合同里程。
▲雪峰山隧道 下柏樹灣大橋全長701米,最高墩達78米,地處剝蝕丘陵槽谷地貌區,上跨馬龍路、渝建路、龍譚河,相對高差達82米,地形起伏較大,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為保證高墩施工安全,項目部加強標高及線性控制,引進高標準橋梁滾籠機、液壓自動爬模體系等工藝工裝,以4.5米為施工單元,搭建四層全封閉作業平臺,配備裝配式梯籠、可拆裝鋼筋綁扎臺架,充分發揮工裝工藝的最大效用,降低高墩施工安全風險。
施工期間,項目部全面推行“生命線”措施,針對橋梁墩柱、柱系梁、蓋梁作業等難以搭建作業平臺的工序,采用“鋼絲繩+型鋼”“安全繩+安全帶”雙重防護,嚴防高空墜落。同時,在掛籃下方道路增設防護門架,阻擋高空墜物,保障路面及行人車輛安全,減少施工干擾,加快施工進度。2024年5月28日,下柏樹灣大橋T型鋼構全幅成功合龍。
項目建成通車后,將優化重慶市高速公路網絡結構,提升主城東部區域的路網整體通行效率,促進武隆平橋、鳳來工業園承接產業轉移,加強武隆、南川、涪陵三地經濟聯動,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素材來源:太原公司本期編輯:薛宇君、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