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近日由四航局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
順利完成揭陽港惠來港區南海作業區通用碼頭
首批29件沉箱共約1萬平米的基床整平工作
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
▲揭陽港惠來港區南海作業區通用碼頭項目
該項目是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
唯一的公共性質的大型通用碼頭
碼頭總長度1210米采用重力式沉箱結構水下基床整平作業深度達17至18米
整平面積2.15萬平方米
▲項目水下效果圖面對強季候風、工期緊、船舶眾多
及水上作業空間受限等諸多挑戰
傳統人工水下導軌刮道法
及大型專業整平船、原有整平機
均無法滿足建設需求為此,項目技術團隊創新研發出
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
▲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結構圖
這臺“深海利器”到底有多厲害?
整平機五問五答!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01如何在水下“行走”?
整平機采用雙底盤步履式設計
通過液壓支腿和縱橫液壓油缸交替移動
▲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步履行走演示動畫
同時配合測量控制系統
實現精準行走與姿態糾偏
無需起重機協助定位穩穩抓住地面,自由“行走”
02如何應對深水作業?整平機步履底盤為封閉箱梁及花架結構可提供可觀的永久浮力
使整機具有良好的自穩性
就像穿上了一件“浮力馬甲”
▲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近景
同時,為適應不同水深需求
整平機布料結構配備了多個充排氣倉
倉格充氣后可提供浮力
通過空壓機、氣管路及進排氣控制系統
進行給排氣操作控制設備浮力
實現靈活上浮與下潛輕松適應約20米以內的深水作業
03鋪石整平效率有多高?
整平機布料結構由縱、橫移大小車和導管構成
出料口集布料和刮平功能于一體
能一次性完成石料的攤鋪和精細刮平
搭配船上履帶吊或挖掘機喂料
能夠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移動布料
一體化的功能設計顯著提升作業
效率▲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正進行施工作業
在實際工作中整平機12.5小時內最高整平面積達500平方米
效率是原框架式整平機的2倍
是人工潛水作業的3倍不僅如此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
項目大幅降低了作業安全風險
可將施工窗口期延長至24小時
進一步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
04操控精度有多高?整平機集成了高精度傳感器和測量定位系統
能夠實時監測所處的平面位置高程及水下姿態實現高精度姿態感知和調整
使基床平整度精度提高1倍
▲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水下作業演示動畫
同時采用可編程控制及數字化系統
實現設備的高度可視化和可操作性
支持遠程控制整平機的各項作業
大大降低了人員風險05智能化程度如何?目前,整平機已完成第一階段
步履式移動與浮力調節系統的研制
下一步將開展“感-控-決”一體化智能化升級▲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準備下潛
主要包括構建多源高精度感知系統
實現整平機水下姿態、作業狀態等
核心參數的實時監測嵌入智能控制算法提升設備對復雜地形的
自主適應與動態調整能力
搭建數字孿生可視化平臺
實現作業過程的遠程監控
仿真預警與精細化管理
構建“可感知、能決策、會執行”的
智能化水下施工新體系
▲智能化步履式水下整平機水下作業演示動畫
該整平機的成功研發與應用
標志著四航局在深水基床整平施工領域
邁入自主化、智能化新階段
成功打通重力式碼頭機械作業最后一環
構建起從基床處理、構件安裝到
上部結構施工的全流程機械化作業體系
為全面推進工廠化、智能化的
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并以高精度、低風險的突出優勢
為復雜海洋環境下港口、碼頭、跨海通道等
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揭陽港惠來港區南海作業區通用碼頭項目航拍圖
展望未來這一“深海利器”將在自如“行走”水下的基礎上
具備自主感知與智能決策能力
實現“水下思考、水下調控”
助力四航局智能建造與高端裝備研發
持續推動智能建造產業升級
———— / END / ————來源 | 八公司作者 | 劉冬明、王勇、盧坤旺、張智在
責編 | 全宗杰一審一校 | 郭志濱二審二校 | 呂傳龍三審三校 | 肖明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