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世通重慶重工有限公司鋼結構是“可再生的城市礦山”
其材料回收率可達95%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混凝土降低約35%作為這一綠色建材的踐行者
世通重工以“環保材質+綠色智造”
的雙核驅動積極推動鋼結構制造綠色轉型
在鋼結構基地里焊接作業和油漆噴涂作業
會產生煙塵和廢氣不僅威脅著車間里的空氣質量
更直接關乎一線員工的職業健康
傳統治理方式面臨兩難
使用活性炭吸附需要頻繁更換濾芯運營成本高焚燒法處理能耗又極其巨大如何在守護碧水藍天和職工健康的同時
不讓環保投入成為負擔?
成為必須攻克的現實課題
直擊頑疾的“綠色組合拳”
面對挑戰基地沒有簡單二選一而是引入一系列高效環保設備與智能工藝
通過“綠色凈化器”和“智能防護網”
精準打擊污染源 提升資源效率1凈化升級,讓排放更清潔
針對廢氣處理的難題基地引入催化燃燒環保設備
先通過第一道“過濾”關卡將油漆顆粒攔截再經由活性炭吸附艙像磁鐵吸鐵屑一般抓住大部分有害氣體送入催化燃燒室借助催化劑的作用有害物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
就能被高效燃燒分解最終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大部分還能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能耗相比傳統方式更省能源
凈化也更為徹底2煙塵雙控,讓空氣更清新
焊接工人作業時身邊會跟著一個靈活的“吸塵小助手”
——焊煙凈化器“吸氣臂”對準焊點有害煙塵剛冒頭就可以被強力吸走再經過內置的安全阻火裝置
和高效濾筒的層層過濾
完成凈化并排回車間如果有“漏網之煙”怎么辦?
這時濾筒一體機便派上了用場它從上往下形成一道無形的“空氣屏障”主動將逃逸的煙塵吸附過濾
雙管齊下再多焊煙也無計可施3智能加持,讓生產更放心
為了確保廢氣100%處理達標排放
基地引入了智能科技“電子哨兵”氣體報警器
24小時緊盯廢氣排放口
自動抽取高溫廢氣監測其中有機污染物濃度
一旦濃度有超標苗頭,瞬間報警
這樣的“天羅地網”給綠色環保再加一把“安全鎖”
讓排放數據實時精準、全程可控基地內還設置了智能焊接機器人工作站
在提升焊接精準效率的基礎上
進一步減少施工人員在煙塵環境里的暴露時間
大幅降低接觸職業危害的風險
4變廢為寶,讓資源更循環
鋼材切割產生的邊角余料
不是“廢品”而是珍貴的“城市礦藏”
基地通過建立高效的回收體系
使得邊角余料綜合利用率達80%
既降低了原材料采購成本
也減少了資源開采的環境壓力
為環境減負 為健康護航
默默運轉的設備創新創效的工藝正是綠色智造的生動實踐
科技賦能讓鋼鐵制造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
來 源 | 中交一公局集團公眾號、黨委工作部
制 作 | 劉 欣
審 核 | 張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