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陳勝勇,中鐵九局寶中鐵路項目安全總監,先后參與通讓線、京沈客專、樂西高速、寶中鐵路等重點工程建設,榮獲中國中鐵“安全生產先進個人”、中鐵九局“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十五載風雨兼程,從青澀學子成長為安全尖兵,他將青春熱血傾注于施工現場的每一個角落,用行動詮釋“強化末端管理”,筑牢“安全屏障”,把好安全生產“最后一公尺”,成為守護工程生命線的青春鑄盾人。
用知識浸潤安全管理 2009年,陳勝勇走出大學校門,便扎根施工現場。測量儀下的精準讀數,試驗室里的嚴謹數據,構成了他職業生涯的起點。從通讓線到平齊線,從測量員到試驗員,他堅持“行穩致遠、進而有為”,在烈日寒風里積累著最原始的安全感知。在工作之余,他考取了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為守護項目安全生產筑牢專業基石。
在京沈客專沈陽樞紐的營業線封鎖轉線施工中,擔任安質部長的陳勝勇將所學傾注于現場的每個細節:地下設備挖探確認一絲不茍,線路封閉隔離嚴絲合縫,人員機械防護滴水不漏,行車慢行控制精準無誤。他帶領項目安全團隊在車流與機械的縫隙間穿行,汗水浸透工裝,雙眼熬得通紅,只為確保每一次轉線安全、正點。這從“測量點”起步,在轟鳴的施工一線磨煉出的安全責任,正是他鑄就項目“安全盾牌”堅實的力量來源。
用創新推動安全管理樂西高速項目施工中,由于工程點多線長,工藝復雜。面對隧道
幽深、掛籃懸空、深樁開挖、高墩聳立、爆破轟鳴,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復雜性與緊迫性前所未有。
陳勝勇迎難而上,以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提升為綱,創新構建以項目和工區兩級管控為核心的安全堡壘。他提出“一案一策”,推行“崗位責任清單”與“現場網格化管理”,將安全責任層層分解,明確到每一個具體的管理崗位。同時,將施工現場科學劃分網格,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作業面、每一臺設備和每一個工位。縱向貫通到底,橫向聯動到邊,確保施工安全。他努力營造“人人講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全員安全氛圍,提升作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這套“織網到工位”的管理體系,在四川省質監站綜合檢查中作為創新安全管理亮點受到通報表揚,將無形的安全屏障,鎖定在每一個關乎生死的“最后一公尺”。
將科技融入安全管理陳勝勇堅信,既要靠嚴密的制度和人力的投入,也離不開對風險排查——那些細微隱患的敏銳洞察與科技賦能。
面對預制梁場臨時電線錯綜雜亂的安全管理難題,他組織技術骨干和電工反復研討,推行在制梁臺座澆筑時精準預埋電源線,并在端頭設置可插拔接口,這一創新從源頭上根治了電線混亂,確保了現場用電安全。
他倡導引入“四新”技術,用科技方法排查施工現場風險隱患。使用VR技術加強安全培訓,讓作業人員在虛擬中親歷危險,強化實際操作者的安全意識。他率先嘗試將抗滑樁施工沉降位移監測系統與工地視頻監控系統相結合,實時捕捉抗滑樁細微的位移,隨時督促現場施工安全,及時排查風險隱患。科技方法在項目的合理運用,提升了末端風險識別的精度和效率。該項目因此獲得“中國中鐵安全標準化工地”和“中國中鐵綠色示范工地”榮譽。項目部安全管理的創新實踐吸引了當地交通運輸局、質監站及業主單位的觀摩學習。
當火車和汽車穿梭于他守護過的建筑橋梁,每一項工程投入運營,而陳勝勇依然行走在大干的施工現場。每一次嚴謹的安全隱患排查,每一處創新方法的合理運用,都是這位年輕的安全守護者用青春和智慧奉獻給安全生產的最好禮物。
供稿丨五公司 編輯丨郭雙亭
審校丨甘 鐸 王建軍 張巍巍
終審丨穆永亮 主辦丨黨建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