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面對近期強降雨天氣帶來的防汛壓力,大連地鐵維護項目部迅速行動,以嚴密部署、扎實舉措落實防汛責任,全力守護地鐵供電系統及運營安全,為市民出行筑牢“安全屏障”。
聞“汛”而動 應急響應高效啟動
7月20日9時20分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后,大連地鐵維護項目部第一時間響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9時30分啟動的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嚴格對照《大連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要求,迅速激活防汛指揮體系。項目部各班組、各崗位人員即刻到崗到位,通過線上調度群實時傳遞雨情汛情,線下按照“分片負責、責任到人”原則,對所轄變電所、電纜通道等關鍵區域展開拉網式巡查,確保應急響應指令直達一線、落地見效。
未雨綢繆 筑牢汛前安全基石
“防汛工作,功夫在平時。”項目部始終將汛前備戰作為重中之重,建立常態化排查機制。今年汛期來臨前,已完成對所有電纜溝、排水溝、集水井的深度清淤,累計清理雜物20余噸,確保排水管網“血脈暢通”;對防汛沙袋、擋水板、排水泵等物資進行動態盤點,補充儲備應急照明設備20余套、防水塑料布200余平方米,并在郭水路等地勢較低的變電所門口提前架設擋水板,堆放沙袋形成“立體防線”,僅郭水路變電所就部署沙袋120袋,可抵御30厘米以下積水倒灌。
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項目部組織全員開展防汛實操培訓,重點演練擋水塑料布快速鋪設、排水泵緊急啟動等技能。通過“師傅帶徒弟”“分組對抗賽”等形式,員工熟練掌握操作要點,實現5分鐘內完成單處防雨設施安裝,為應對突發險情爭取寶貴時間。
雨中值守 守護設備安全運行
強降雨期間,項目部實行“雙人雙崗”24小時值守制度,60余名工作人員分布在各變電所及沿線電纜井旁。他們冒雨巡查室外設備區,及時清理排水口落葉、淤泥,防止堵塞;在變電所內實時監測溫濕度、積水感應裝置數據,每小時記錄一次設備運行狀態;針對郭水路變電所周邊積水上漲情況,值守人員提前架設臨時排水泵,安排專人盯守水位變化,確保設備在安全環境中運行。
“越是下雨,越要盯緊細節。”一位值守人員說,他們不僅要保障設備正常,還要及時向調度中心反饋現場情況,為全線運營調整提供數據支撐,用堅守換來地鐵供電系統的穩定。
科學處置 應急體系彰顯效能
面對可能出現的險情,項目部制定“一所一策”應急方案,明確搶險隊伍集結路線、物資調配流程。當監測到郭水路周邊積水接近預警值時,應急隊伍15分鐘內抵達現場,協同值守人員架設備用排水泵,打開周邊雨水井加速泄水,2小時內將積水降至安全范圍。同時,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對各變電所設備進行實時研判,發現異常立即調度專業人員處置,確保“小險情不過夜,大險情不擴散”。
目前,大連地鐵維護項目部仍在密切關注雨情變化,持續加強巡查力度。項目部負責人表示,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各項防汛措施,用專業與堅守保障地鐵運行,為市民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主辦:公司黨委宣傳(企業文化)部
來源:大連地鐵維護項目部
作者:魏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