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建編者按: 改革越向縱深推進,越需要夯實基層基礎。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開展以來,中交集團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抓改革,推動改革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互動,在謀劃上下實功、在推進上出實招、在落地上求實效;各單位聚焦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深化改革落實落細。
上航局將改革領導包保責任制作為改革穿透基層的重要抓手,壓實改革責任、強化上下聯動、破解關鍵難題。
強化制度保障。 制定并印發《領導包保責任制實施辦法》,同步編制《領導包保責任制操作手冊》《領導包保責任問題清單》,分別明確包保責任人、包保聯絡員、包保單位及戰略發展部的具體職責、工作標準、完成時限等。
找準關鍵難題。 緊密結合領導班子黨建工作聯系點工作,建立領導包保責任制聯絡機制,9位企業領導作為改革包保負責人,分別負責推進11家子企業在資質升級、戰新培育、公司國際化等方面的13個改革突出問題,同時明確相關部門在問題解決中的職責,著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力求穿透實效。 包保責任人每年到包保子企業開展至少兩次改革調研,各子企業按季度更新包保問題清單推進情況。戰略發展部負責監控督查問題推進情況,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全力確保2025年底之前,包保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截至今年6月底,13個包保問題已有6個提前完成,以改革牽引破解發展難題的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中交路建 聚焦改革高質量穿透基層,全周期全系統推進子企業改革工作,2023年以來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連續有3家子企業入選中交集團三級公司TOP20序列
。在謀劃上, 壓實基層改革責任,建立健全改革責任體系。11家重要子企業均設置改革辦公室,配備專兼職人員35人。制定《改革工作規范指引》《改革領導包保責任制》《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面保障基層改革規范化。
在推進上, 用好改革臺賬,建立“改革看板”,按月評估、督辦改革進度和效果。建立改革季度推進會機制,傳達改革政策、通報改革情況、交流典型經驗、部署改革要求。以改革臺賬為抓手,建立“1+3”改革動態督辦機制,全方位掌握改革總體情況,2024年完成9家單位改革現場調研。
在落實上, 嚴把改革任務“出口”,建立竣工驗收標準,要求“一任務一驗收”,確保改革任務高質量“清零銷號”。建立“總體方案三年固化、考核指標年度調整”改革考核機制,做到年度重點任務與改革考核指標緊密結合、企業經營績效與改革任務進度緊密結合、改革考核成績與子企業負責人績效緊密結合。加強改革經驗總結交流,建立宣傳加分機制,總部“一對一”輔導開展選題策劃;拓寬宣傳渠道,以改革季度例會、編制改革案例庫、舉辦改革演講比賽等方式宣傳交流改革成效。
公規院 堅持靶向施策,建立重點改革任務銷號機制,針對分子公司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問題,出臺《推動子(分)公司深化高質量發展“一企一策”指導意見》,分解形成22張三級公司個性化改革任務清單,逐項銷號。所屬華杰公司技術創新儲備能力不足、細分行業領域品牌影響力不夠,公規院將華杰公司生產效率、科研創新、行業引領等領域19項任務指標納入年度重點改革任務清單,相關部門“會診”提意見、出對策,開展全面系統幫扶督辦,確保年度任務清單全部落實銷號。
2024年,華杰公司在行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實現新簽合同額5.7億元,營業額4.6億元,利潤總額6393萬元,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2024年,華杰公司榮獲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品牌影響力躍上新臺階。
中咨集團將改革穿透基層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核心抓手,通過系統性改革舉措充分釋放一線動能,構建起上下聯動、協同高效的發展新格局。開展下基層行動,班子成員帶隊深入45家子企業及一線項目,累計破解制約發展的改革難題216項,既化解了歷史遺留矛盾,更梳理出改革攻堅的優先級清單,為后續工作找準發力方向。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穿透,針對18家子分企業及事業部,按工程咨詢、設計、建設、科技服務、數字經濟等板塊,“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改革要點與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及時間節點,推動責任制落地見效。堅持問題導向,對新發現的問題即時調研、靶向施策,通過常態化聽取匯報、動態分析研判、下沉基層指導等機制,確保改革走深走實。設立改革協作組機制,選拔4家年度考核優秀子企業擔任組長,每組統籌4-5家成員子企業。通過召開經驗交流會、建立改革成果共享平臺等形式,將“單點突破”的改革經驗轉化為“整體提升”的系統成果。中咨新加坡公司的境外成本管控模式、中咨數據公司的科技創新路徑案例等快速推廣,有效激發了基層企業的改革創造力。改革賦能下,各企業經營業績持續攀升。2024年,中咨建設事業部利潤總額1.3億元,同比提升18%;養護檢測公司利潤總額0.9億元,同比提升27%;華科公司利潤總額1.25億元,同比提升37%,彰顯出改革發展的強勁韌性
。四航局聚焦制約子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堅持“三個穿透”,全面激發基層改革發展新動能。
堅持責任穿透。 對11家子企業改革臺賬全覆蓋,將改革目標逐級分解至崗位任務清單;將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納入所屬單位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以考核導向帶動改革舉措落實落地。
堅持舉措穿透。 按子企業規模和業務結構分門別類夯實發展優勢。以打造行業領跑者為改革目標,細化舉措路徑,納入改革臺賬,重點推動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雙增長。將提升海外施工能力、建立海外專業分包隊伍等重點任務,納入二公司重點改革方向予以指導。
將打造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納入航通公司改革深化提升重點任務專項推進
。堅持賦能穿透。 建立領導包保責任制,班子成員負責全面跟蹤督導改革聯系企業;開展子企業改革業務人員專項培訓110余人次,組織11家子企業分類型交流研討,提升改革專員業務能力,促進子企業改革經驗交流。
二公局堅持聚焦問題,持續推進重點改革任務穿透基層。
強化改革任務“精準分解+重點落實”。
針對作為中交集團TOP20三級工程公司的東萌公司提級管理,在市場化用工領域進行專項探索。針對專業領航子企業五公司,將其作為科技型企業項目收益分紅激勵試點單位,在激勵分配領域進行專項探索。針對多元股東子企業軌道公司,將其作為公司治理的典型,在法人治理領域進行專項探索。
開展“專項調研+經驗分享”。
二公局及子企業集中學習《集團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學習問答》,把黨建主題教育、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改革工作包保責任制三者有機融合。定期組織召開改革推進會,在推進會上選擇改革成效突出的子企業作經驗交流,分享調研成果、典型經驗。
實施“督導檢查+以考促改”。
改革部門牽頭負責改革專項督查,主責部門協同配合,對17家子企業進行全覆蓋。針對專業領航子企業鐵路公司,重點實施現場督查,并延伸到西安地鐵項目部。對于改革滯后、推進困難的公司,由各部門自上而下開展階段性抽查,確保全局改革“協同推進”。
來源改革辦公室歡迎轉載 注明出處推薦閱讀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 中交集團深入推進壓減工作,實現管理效率與資源配置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