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特種繼多項核心技術成果獲得行業大獎后,近日,特種工程技術分公司(以下簡稱分公司)晏國泰創新工作室再傳捷報,科研成果再添殊榮。該工作室主導的“索承橋智能檢養理論方法及關鍵技術”榮獲2025年度中交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所參與的“一種內置陣列式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平行鋼絲索股”榮獲2025年度中交集團專利獎。這兩項成果的獲得,是對工作室長期致力于橋梁特種工程領域技術創新的高度認可。
“索承橋智能檢養理論方法及關鍵技術”聚焦于橋梁纜索結構,涵蓋拱橋吊索和系桿、斜拉索、懸索橋主纜和吊索等在運營期間的檢測與養護理論研究及技術開發。在纜索更換領域,工作室科研團隊構建了基于結構體系轉換與精確索力控制的理論模型,成功攻克了復雜纜索體系更換時結構受力轉換精準控制的行業難題,實現了復雜索承橋纜索結構的高精度、快速、安全更換,為橋梁安全運營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纜索結構智能檢修領域,工作室的創新成果同樣亮眼:主導研制了“登攀號”斜拉索智能載人檢修車,聯合開發了懸索橋主纜檢修一體化平臺等一系列專用檢修裝備。這些裝備融合了智能感知、姿態自適應與多重安全保障技術,為作業人員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移動平臺,實現了對纜索結構全斷面無死角、高安全、高穩定性的智能化檢修作業,填補了行業在大跨度纜索結構智能化檢修裝備領域的空白,顯著提升了索承橋檢養效能與本質安全水平。
“一種內置陣列式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平行鋼絲索股”則在橋梁纜索監測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該技術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將傳感光纖與平行鋼絲索股的一體化制造,通過創新技術將傳感光纖植入橋梁纜索中,實現了對橋梁纜索工作狀態和環境狀態的大范圍、高精度、多參數、長期監測,使橋梁纜索具備了“自我感知、主動調控”的智能功能,確保橋梁纜索長期健康工作,為纜索結構橋梁的長期安全運營提供了有力支撐。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賦予了索股自身沿程溫度與濕度測量功能,有效解決了懸索橋主纜內部沿程溫度、相對濕度無法監測的工程難題,在橋梁健康監測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晏國泰創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橋梁特種工程技術的深入研究,針對纜索結構安裝與升級、橋梁改擴建、橋梁養護與加固等關鍵領域,積極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并對相關“卡脖子”技術進行專項攻關。多年來,工作室憑借其在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方面的突出表現,成為了橋梁特種工程領域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來,創新工作室將繼續立足于特種工程和“后工程”時代特點,錨定奮力打造現代二航、助力百年二航基業長青的宏偉目標,凝心聚力,持續創新,不斷攻克更多技術難關,在橋梁特種工程和后工程時代續寫新的輝煌。
供稿:加固業務部圖/文:林寬編輯:楊風浩筑基致遠 科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