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振華重工溫州永寧大橋建設現場,機器轟鳴中,一個身影穿梭于關鍵工段,步履匆匆卻沉穩堅定。他就是永寧大橋項目經理呂先虎,集團“四星級”黨員示范崗的標桿人物,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項目部的“定盤星”。
永寧大橋全長3.12公里,是集市域鐵路、快速路、一級公路、非機動車及人行通道于一體的雙層特大橋。集團承建大橋跨江段水中主體部分及引橋鋼結構,總重約6萬余噸,是公司迄今最大單體量鋼橋項目。
項目啟動之初,便遇到了供應短缺、高空安全隱患、質量管控等難題。危急時刻,呂先虎毅然扛起了破局大旗。他牽頭召開了項目“頭腦風暴”會議,號召團隊中的黨員骨干帶頭認領難題,明確責任與解決時限。
大橋下的飛云江入海口潮汐迅猛、暗流涌動,常出現船舶靠泊不順甚至碰撞的情況,嚴重影響施工效率。為此,呂先虎牽頭將靠泊流程規范為“七步靠泊法”,對其中的作業細節進行嚴格規定。可方案剛提出時,一向憑借經驗行事的老船長們卻紛紛質疑:“開了30多年船,船怎么靠泊還用得著教?”呂先虎沒有爭辯,語氣謙和地對船長李偉兵說:“李船長,您別急,我給您當副手,咱們先試試。”在一次次的實操中,運輸船靠泊一次性成功率大大提高,這讓船長們心服口服,倍感踏實。
高空作業一直是施工現場的事故多發環節。大橋上層橋面各工作面均位于12米及以上的高處,施工環境復雜,安全風險極高。呂先虎借鑒登山防墜索原理,設計了一套防墜索裝置,后來更是成了項目現場的“網紅裝備”。這套裝置巧妙地利用現場橋面板的U肋穿越孔作為防墜索的附著點,根據穿越孔的尺寸,設計了一個簡便易操作的J形掛鉤,掛鉤下方連接雙尾繩,分別用于人和設備連接,如此一來就可確保高空作業安全。
在推廣這套系統時,呂先虎親自爬上桁架,為大家示范如何給人和設備系上安全帶。“呂經理反復試驗,直到確保效果萬無一失。有他在,大家心里都安心。”安全員李亞洲回憶道。
因工程整體推進計劃調整,業主方提出要提前完成主橋合龍節點,而恰逢臺風季逼近,工期壓力陡增。關鍵時刻,呂先虎帶領黨員突擊隊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搶工大戰。
他積極協調,調整鋼板物資采購順序和批次,保證鋼板供應充足;及時與生產基地對接,為項目爭取到大量生產資源,梁段以超常速度成型;帶領工程師們在橋位現場不斷優化工序,使項目如拼裝巨型樂高般精準推進。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呂先虎始終沖鋒在最前線,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最終,大橋提前3個月合龍時,業主單位驚嘆:“你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如今,溫州永寧大橋的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今年秋天,這座大橋將以通衢之姿融入交通強國的脈絡。而在建設過程中,被大家稱為“定盤星”的呂先虎,一直用堅守詮釋責任,帶領團隊,為飛虹跨江提供堅實力量。
來源:“中國交建”微信公眾號
企業文化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