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建全國低碳日 6月25日是第13個全國低碳日從皚皚天山到碧波南海
從田間巷陌到金色灘涂
一臺臺風機迎風矗立一片片光伏向陽生輝這既是大美自然風光也是綠色低碳是吊車的“風光”
馭風而行、追光逐日中交集團勇當“碳路先鋒”
積極拓展“綠電”能源應用新場景
成為綠色轉型發展是吊車的先行者
讓我們跟隨中交建設者是吊車的足跡
一同領略那些點亮綠色未來的好“風光”
馭風而行,清潔電力從葉片出發
新疆地區的電源結構長期以火力發電為主導,一航局參建的新疆東方電氣木壘100萬千瓦風電項目,是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推動能源結構優化的重要實踐。項目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屬于山地風電場,建設內容包括35臺323.6兆瓦范圍內風機基礎、風機安裝、集電線路建筑安裝工程等。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27億度,每年節約標準煤約9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3萬噸,有效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大氣污染治理,助推當地新能源產業鏈快速發展。
坐擁豐富的“風光”資源,“清潔能源島建設”成為海南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一航局、三航局參建的大唐海南儋州12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是海南省重點能源工程,也是“十四五”期間第一批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批的海上風電項目。風場位于儋州市西北部海域,離岸距離約34公里,規劃裝機總容量120萬千瓦,是國內第一個深厚淤泥層海域大規模應用吸力桶導管架基礎的海上風電項目。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煤110萬噸,相當于每年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約2.3萬噸,二氧化碳約286.9萬噸,可緩解海南電力供應緊張狀況,為促進海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以及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目標提供重要助力。
作為東北地區最早建設的一批平價海上風電項目,一航局參建的大連市莊河海上風電場址V項目,位于遼寧大連莊河北黃海海域,是目前國內緯度最高、最寒冷海上風電場集群的重要組成項目。施工內容包括24臺9兆瓦、4臺8.5兆瓦風電機組,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開關站建設,總裝機容量250兆瓦。項目全容量并網后,年發電量可達7.7億千瓦時,每年可等效節約標準煤23.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4.9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40.56萬畝,對助力當地“風光火核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地質條件復雜,潮差大,可作業窗口期短,讓啟東在國家能源戰略中承擔著“技術孵化器”的角色,一航局參建的江蘇啟東海上風電項目是目前我國單體容量最大、風機安裝種類最多的海上風電項目。風場位于啟東市近海海域,長江入海口,場區中心離岸約40公里,施工內容包括84臺大兆瓦風機基礎施工及風機安裝任務。項目建成后年上網電量可達22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7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2.8萬噸,滿足約733萬個普通家庭1個月的用電量,對促進當地能源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追光逐日,光伏發電點亮綠色經濟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核電+光伏”多能互補,實現海域資源高效集約。三航局參建的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位于江蘇連云港,是全球首個“核熱光儲”多能互補示范項目,也是全國最大的海上光伏項目。項目采用固定樁基并加大跨度輕型鋼桁架安裝光伏組件,減少樁基數量縮小對海床的影響。項目建成后年均可提供清潔能源22.34億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約68萬噸,對于區域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探索推廣“核電+新能源”發展模式具有示范意義。
創新采用工廠化流水線高效組拼光伏網架,助力打造規模化海上光伏電站。一航局參建的山東招遠4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位于招遠市萊州灣海域,是全國首座集中式大規模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305套光伏支架單元及箱變等配套設施的施工安裝。項目建成投運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6.9億千瓦時,等效年減少標煤消耗約20.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3.2萬噸,將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
面對設計結構形式零經驗、零參考的局面,因地制宜鍛造海上光伏建設的新質生產力。三航局參建的國華海上光伏14項目位于山東東營市墾利區以東海域,是國內首個吉瓦級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0萬千瓦,項目部設計了“一體成型360模塊車轉運”“軌道小車流水線”等制作模式,使不同區域之間形成優勢互補。同時,采用“漁光一體”開發方式,與現有的養殖用海進行立體、復合使用,有效提升海域空間利用率和整體開發收益。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達16.52億千瓦時,可滿足約55萬戶家庭1年的用電需求,節約標煤50.3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4.47萬噸。
“雙碳”和“鄉村振興”協同發展,光伏點亮鄉村振興綠色長廊。一航局承建的河北華潤山海關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利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南關街道辦事處屋頂,回馬寨村、北肖莊等農村居民房屋屋頂和宅基地院落建設光伏電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2800萬千瓦時綠電,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8707噸。項目全部并網后,可幫助秦皇島地區降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在有效緩解能源供應壓力的同時,實現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同步發展。
以“光伏+”點亮“碳”索路,機電局承建的河北廊坊光伏項目是“光伏+水務”的融合示范。項目位于河北廊坊市廣陽區,總裝機容量為999.97千瓦,覆蓋車棚、屋頂及道路走廊三大場景,并配套4個7千瓦充電樁,有效實現空間高效利用。項目建成后,年均可提供清潔電力約100萬度,減排二氧化碳超785噸,為廊坊碧水源污水處理廠節約超過50%用電成本,助力其實現“零碳運營”。
來源策劃黨委工作部一航局 | 三航局來源一航局 | 三航局 | 機電局
歡迎轉載 注明出處推薦閱讀豎向挖隧道?一起揭秘世界最深高速公路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