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建近期G219線昭蘇至溫宿公路傳來捷報
中交集團自主研制是履帶吊的“溫宿號”TBM硬巖掘進機
在世界最大埋深公路隧道
新疆西天山特長隧道出口端
獨頭掘進突破6000米大關
由一公局集團參建是履帶吊的G219線昭蘇至溫宿公路
北起伊犁州昭蘇縣南至阿克蘇地區溫宿縣
全長232.5公里猶如一條堅韌是履帶吊的絲帶貫穿西天山的阻隔將新疆南北緊密相連其控制性工程西天山特長隧道
全長15.7公里最大埋深2365米是國內首條正穿冰川的公路隧道
也是中交集團承建的第三條
穿越天山的特長公路隧道
面對復雜地質條件和嚴苛的環保要求中交建設者們正突破地質極限
在天山深處見證又一條“巨龍”騰飛
01沒有豎井的特長隧道獨特設計源于對冰川的溫柔呵護
西天山特長隧道位于天山西段
施工區域70%以上被冰川覆蓋
隧道上方是素有“冰川博物館”之稱的
托木爾—汗騰格里冰川群
為最大限度降低對冰川的擾動
項目團隊在隧道雙主洞的東側
設置一條平導洞輔助隧道主洞施工
不同于傳統的斜井和豎井
平導洞藏于山體內部先于主洞向前掘進不僅避免了施工粉塵、尾氣對冰川的影響
還能為主洞施工探明前方地質情況
就像是主洞的“平行助手”
平導洞每隔1至2公里開設一條橫通道連接主洞
提供通風保障和物料運輸
實現工程建設與冰川保護的完美平衡
02巖層里的鋼鐵先鋒大國重器再度刷新世界記錄
在壁立千仞的西天山深處
一條直徑8.83米、整機長235米
重約1800噸的“鋼鐵穿山甲”
正穩步向前啃噬巖層它就是“溫宿號”TBM硬巖掘進機
這臺針對西天山特長隧道復雜地質條件
強化設計的“大國重器”
不但加裝了巖爆微震監測預警系統和
大型制冷系統還針對破碎帶工況進行整體升級
動力更強、推力更足防卡脫困效率更高面對突涌水、軟巖大變形
巖爆、斷層、高地溫等
多種復雜地質條件都能夠安全、環保、高效掘進
自始發掘進300余日以來
“溫宿號”TBM憑借卓越的性能
刷新了全球同級別同類型同類施工方式
TBM單月掘進862.4米的最佳紀錄
展現出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
03挑戰超大埋深把脈問診勇闖地質迷宮
西天山隧道最大埋深達2365米
相當于隧道頂部到山頂的
垂直距離超過2.3公里施工中要克服比深海還高的巖層壓力
為了打贏隧道施工攻堅戰
建設者們拿出一系列“黑科技”
一路“打怪升級”
面對突泥涌水、斷層破碎帶、巖爆等地質難題
項目團隊運用三維地質建模
透過音頻大地電磁這雙
“千里眼”查看5千米地下巖體的“健康狀況”
借助超前物探則這對“順風耳”“聽”出前方200米內巖體的動靜
采用千米定向水平鉆探
實現對圍巖“問診把脈”在遭遇日均5萬方的超級涌水時
團隊綜合多類型超前地質預報手段
精準找到“病因”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最終馴服了這頭兇猛的“水魔”
如今“溫宿號”這條鋼鐵巨龍
正破巖前行為西天山隧道的“長隧短打”
按下加速鍵持續書寫中交人“三跨天山”的壯麗篇章
來源黨委工作部 | 一公局集團歡迎轉載 注明出處推薦閱讀云端之上架高橋!中交集團這座火出圈的大橋正式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