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近日,三航局實施的湄洲灣港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13號泊位工程(一期工程)11件沉箱全部安裝完成。
該項目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規劃建設1個7萬噸級散貨泊位,碼頭設計年吞吐量達500萬噸,年通過能力為550萬噸。碼頭水工結構采用大型重力式沉箱結構,需安裝11件沉箱。
本工程沉箱尺寸大、重量重、高度高,單個沉箱重達2849噸,長度為17.85米,寬度為16.8米,高度達21.6米,運輸及安裝施工安全風險高。
為此,項目建設團隊采用
“超高壓氣囊出運+6000噸級半潛駁運輸+起重船助浮”組合工藝
進行施工,通過氣囊將沉箱從預制場滑移上駁,再利用半潛駁自舉力實現海上運輸,抵達現場后由起重船輔助定位,
配合BIM技術模擬安裝全過程,
最終實現沉箱安裝精度控制在3厘米以內。
過程中,項目部提前做好與泉州及莆田海事部門的報備工作,提交詳細的出運計劃,有效減少報關時間,確保“出運-安裝”工序無縫銜接。
此外,項目周邊8號至12號泊位既有運營碼頭,又有在建工程,船舶航行與施工交叉作業頻繁。項目部建立了
“每日溝通+動態調整”機制
,與鄰近施工單位及建設運營部門充分溝通,優化路線,高效完成沉箱出運。
隨著沉箱全部安裝完成,
羅嶼 13號泊位項目將全面轉入棱體施工階段。作為“一帶一路”港口物流網絡的重要節點,該泊位建成后將與已投產的9至10號泊位形成聯動,推動羅嶼作業區成為東南沿海最大的干散貨中轉基地之一,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源:六公司撰稿:張雨薇配圖:楊偉勝統籌:王璐琪副主編:王杰編輯:劉睿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