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密集出臺的新能源配置儲能政策的背后本質是什么?
政策的背后是電網穩定性要求與新能源波動性愈發凸顯的矛盾。風電光伏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對電力系統提出了嚴峻考驗,現有靈活性資源已逐漸無力支持電網接納如此高比例的波動性能源,儲能作為更優質的靈活性資源,可以有效平滑新能源出力、提供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
2)儲能可以為新能源帶來哪些收益,經濟性到底如何?
儲能的加入可以使得新能源成為電網友好型的優質電源風電滲透率,同時幫助新能源實現多種價值,包括滿足電網硬性要求、平滑出力曲線、提供輔助服務等。
我們對某光伏地面電站配置儲能的三種場景進行測算:分別為:無儲能、有儲能(僅實現減少棄電功能)、有儲能(減少棄電同時提供輔助服務)。
當儲能系統僅具備削峰填谷功能時,內部收益率難以滿足8%的要求,因為棄電獲得的額外收益不足以抵消儲能成本。但儲能參與調頻市場后二手吊車吊車公司,可獲得額外的輔助服務收入,內部收益率雖然仍低于無儲能場景,但已高于8%。但隨著儲能成本進一步降低或者輔助服務收益提高,經濟性也有望得到解決。
3)新能源側的儲能空間如何展望?
我們對2024年不同儲能滲透率下的裝機進行測算,中性情景下儲能累計空間可達27.95GW/55.91GWh,年均復合增長率149%,預計2020年新增裝機0.87GWh,在2024年有望實現年度新增33.49GWh。
○ 我們對儲能產業鏈進行了拆解,目前電池仍是系統核心利潤環節風電滲透率,BMS和逆變器為重要組成部分。
儲能系統主要包括電池、逆變器(PCS)、電池管理系統(BMS)等。其中電池成本占比約為67%,對儲能電站成本影響最大,其次為變流系統及BMS,分別占據成本的10%、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