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二局春風執筆,AI為墨 當AI的畫筆掠過昌九鐵路的沿線
拂過成渝中線的橋墩為黃百鐵路的隧道口綴滿虛擬桃李
讓威寧隧道的巖壁生長出數字藤蔓
……的工地上悄然鋪開一卷別樣春色
這不是幻覺是科技與汗水共繪的詩篇
建設者們在施工一線雕刻時光而AI將這份熾熱的奮斗
暈染成春天最蓬勃的注腳
下面,讓我們跟隨AI一起欣賞專屬人的春日美景吧↓↓↓昌九鐵路項目 參建的昌九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京港(臺)通道核心節點,上跨動走線、下穿滬昆高鐵,營業線施工難度及安全風險居全線前列。作為江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紐帶,工程建成后將大幅提升區域客貨運輸能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以“高標準、嚴規范”為準則,攻克百余次Ⅱ、Ⅲ級封鎖施工,創下全線首孔箱梁架設、首座連續梁合龍等多項第一,獲得業主單位好評。
成渝中線項目 參建的成渝中線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起自重慶樞紐重慶北站,引入成都樞紐成都站,正線全長29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
成渝中線高鐵建成后,將與已建成運營的多條高鐵線路連通,推動成渝地區路網結構更加完善。屆時,成渝兩地旅行時間進一步壓縮,將極大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對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渝昆高鐵項目參建的渝昆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鐵路網
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成后將進一步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極大地縮短時空距離,
促進人員快速流動,為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運力支撐。其中,
承建的渝昆高鐵卡子村特大橋全長1401米,包含44個墩臺身及43孔箱梁,跨越昭通102省道及多條鄉村道路。當前,項目團隊已完成大橋主體結構建設,為后續無砟軌道施工奠定了基礎。以鋼鐵長龍串聯城鄉,為云貴高原鋪就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大理樞紐項目 承建的大理樞紐擴能改造工程坐落于云南大理洱海畔,工程主體包括改建大理站至大理北站聯絡線、大麗線等。施工內容涵蓋動車所工區邊坡支護、大理北站站臺墻修筑及路基鋪設等復雜作業。面對洱海生態敏感區的地理挑戰,項目團隊以“綠色施工”理念統籌推進,采用錨索框架梁、錨桿支護等技術攻克邊坡穩定難題,高效完成多工區協同作業。以匠心雕琢“風花雪月”間的鋼鐵動脈,為西南鐵路網注入強勁動能。
天隴鐵路項目 承建的天隴鐵路項目正線全長25.796公里,隧道占比高達89%,橫跨兩大地級市。其中,柳林隧道為單洞單線特長隧道,全長15152米,最大埋深422米,穿越中等富水段,日涌水量超2萬立方米,相當于12座標準泳池,施工風險與環保壓力并存——毗鄰國家級森林公園與一級水源地,生態保護要求嚴苛。目前正洞掘進突破12037米,施工正高效推進。工程建成后,將填補隴東南鐵路網空白,串聯區域資源與經濟帶,以鋼鐵動脈激活西部發展新動能。
黃百鐵路項目 承建的黃桶至百色鐵路貴州段工程HBZQ-1標,正線全長31.794公里。本標段隧道共6座全長8846米,均為單線隧道。隧區內Ⅳ、Ⅴ級圍巖占比高達90%,其中大木山隧道、徐家堡隧道分別有1844米、2224米低瓦斯段落為I級風險隧道,總體施工風險較大,需加強監測工作。目前,6座隧道正全面掘進中。工程建成后,將填補黔西南至桂西北的鐵路空白,形成西南內陸與北部灣地區的便捷通道,成為西南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東莞地鐵1號線道滘車輛段項目
承建的東莞地鐵1號線道滘車輛段項目總用地面積30.63公頃,涵蓋綜合樓、運用庫等19個單體建筑,是東莞軌道交通線網市域骨干工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樞紐核心節點,項目建成后將與既有地鐵2號線形成“十”字換乘,并與廣深軌交互聯互通,助力構建“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加速多城融合。工程以其規模化的車輛段布局與跨區域軌交互聯技術,彰顯“智慧建造”實力,以鋼筋鐵骨織就灣區立體交通網,為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通蘇嘉甬項目 參建的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際通道與紐帶。項目建成后,將與已開通運營的鹽通高鐵、京滬高鐵、滬昆高鐵等多條線路相連,推動長三角地區路網結構更加完善,將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對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渝萬高鐵萬州樞紐項目
參建的渝萬高鐵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
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和
重慶“米”字型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高鐵沿江通道的重要補充。
建成通車后,不僅將推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還將帶動長江沿岸各大城市
經濟、社會發展。其中,承建的易家院子隧道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617米。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以“短進尺、弱爆破”精準施策,動態監測控制振速至1.0cm/s以內,攻克既有線振動保護難題,實現隧道安全貫通。
熒幕上的春意終會褪去
那些被AI添上的花瓣與云霞
不過是奮斗征途中深藏的四季輪回
建設者以機械為犁,以圖紙為種
在荒原與山澗編織時代的經緯
讓每一粒混凝土都在吟唱筑夢的詩篇
讓每一寸進展都值得被春天銘記
在他們身后綻放的是那片永不凋零的信念
主辦丨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
來源丨張進(一公司);張露(二公司);張卓(五公司);柴妙玄、鐘靜(深圳公司);彭夢凡、邱迅、胡文博(誠正公司);鄧翔友(昌九經理部);張家瑞(渝昆高鐵云貴段);劉波(通蘇嘉甬經理部);
編輯丨楊柳青(誠正公司)、鐘靜(深圳公司)
校對丨李興雙初審丨秦 樺終審丨姜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