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隨著廣東陽江青洲六海上風電項目4臺風電機組陸續成功并網,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迎來重要里程碑——全省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躍升至1198萬千瓦,穩居全國首位。按照規劃,到2025年,廣東省海上風電投產規模預計將達到1500萬千瓦,進一步鞏固其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6月,廣東省已有27個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累計裝機容量達11513MW,這些項目廣泛分布于廣東省沿海的7個地級市,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海上風電產業集群。
打造粵西、粵東兩大海上風電基地
在廣東省已并網的25個海上風電項目中,區域發展特點鮮明。粵西地區(陽江、湛江、珠海)表現尤為突出,占據了項目總數的7成,共計18個項目已實現并網,裝機容量高達7005MW;粵東地區(惠州、揭陽、汕頭、汕尾)則有9個項目完成全容量并網,裝機容量為4507.5MW。
2025年4月1日發布的《廣東省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表》,為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指明了新方向。該《計劃》明確,2025年廣東省共有26個海上風電項目入選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總裝機容量高達14GW。其中,粵東001-004海上風電基地成為建設重點,該基地規劃裝機總量達16000MW,覆蓋揭陽、潮州、汕頭和汕尾四個地級市。盡管這四個市尚未公開具體項目名稱,該基地暫未納入統計總量,但這足以表明粵東地區正全力加速海上風電項目建設。
從項目業主構成來看,在廣東省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中,各大能源企業紛紛布局。中廣核相關項目容量約3.4GW,三峽能源以3GW緊隨其后,華能集團裝機容量為1.55GW,華潤電力和明陽智能各達1GW,國電投、國家能源集團和廣東能源集團均為900MW,華電集團和深圳能源各500MW,大唐集團354MW,中核集團300MW。
在這2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11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建設,15個項目處于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階段。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6月,大唐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擴建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成為汕頭市第三個建成投產的海上風電場,為粵東海上風電發展再添新動力。
除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外,汕頭市還將海上風電智慧能源“四個一體化”裝備制造項目納入本市重點建設項目清單。該項目產業園創新應用“四個一體化”理念,即研發設計、工藝流程、生產制造、檢測認證四個關鍵環節一體化,實現了從零部件生產到整機交付和檢測的全流程整合。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對于打造“國家海上風電產業根據地”和“國際海上風電創新策源地”具有重要意義。
向海而興,多個項目做開路先鋒
廣東省已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中,眾多項目憑借創新技術和卓越成就,創造了多個“首次”記錄,成為行業發展的開路先鋒。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作為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在運海上風電項目,同時也是廣東省首個滿足“雙十”標準(距離海岸線超過10公里,水深超過10米)的海上風電項目,開創了深遠海風電開發的先河。
珠海金灣海上風電項目則是港澳大灣區首個建成投產的大容量海上風電場,為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提供了重要支撐。
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更是國際首個實現海上風電與海島新能源智能微電網應用研究整合的項目,也是廣東首個海上風電試點項目,為海上風電綜合應用提供了寶貴經驗。
陽江青洲三海上風電項目在建設時,創下了離岸距離最遠、水深最深、裝機量最大的紀錄。
中廣核汕尾甲子一、二海上風電項目成為國內首個海上開工、首個并網發電、首個全容量并網發電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推動了海上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
國電投揭陽神泉二海上風電項目作為我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單機容量10MW以上海上風電項目,引領了海上風電大型化發展趨勢。
粵電陽江青洲一、二海上風電項目作為廣東省首批近海深水區海上風電項目之一,同時也是國內首個全容量采用11兆瓦抗臺風機的海上風電項目,有效提升了海上風電在臺風頻發地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華能汕頭勒門(二)6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項目是汕頭第二個建成投運的海上風電場,也是全國首個全場使用11兆瓦大機組的海上風電場,展現了大型風機規模化應用的優勢。
中國廣核集團惠州港口10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進一步壯大了大灣區清潔能源規模。
國家電投廣東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300MW增容項目則成為廣東省2024年度首個全容量并網發電的海上風電項目,為年度發展開了個好頭。
此外,廣東陽江積極探索“風電+鄉村振興”的創新發展模式,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2023年10月18日,陽江海陵區與國電陽江海陵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同推進海陵島1234山“風電+鄉村振興”項目。該項目充分利用現有風電場資源,通過“旅游景區+新能源”的發展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根據“鄉村振興”新能源政策要求,計劃在島內產業園及各村鎮建設分散式風電和地面集中式光伏項目,總投資規模達2.5億元。
五大發電被趕超,地方集團迎頭趕上
在廣東省已并網及2025年重點建設海上風電項目中,“五大六小”能源企業主導開發建設的項目共有40個,裝機總量達20307.5MW。其中,中廣核、三峽能源、廣東省能源集團位列前三。
三峽能源投資建設了10個項目,裝機容量達5000MW,超半數項目集中在陽江,其余分布在汕頭。已并網的陽西沙扒3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在當時是全國水位最深的項目之一。
中廣核投資建設9個項目,裝機容量6200MW,項目分布在惠州、江門、汕尾以及陽江四個地級市,2021年11月并網的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項目在當時成為國內在運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之一。
國家電投投資建設7個項目,裝機容量2708.5MW,項目分布在揭陽、陽江以及湛江三個地級市,2021年11月已并網的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項目在當時成為亞洲在運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揭陽神泉一(二期)海上風電項目的并網更是標志著國家電投在粵東海上風電投產容量累計突破90萬千瓦。
除“五大六小”能源企業外,廣東省能源集團及深圳能源集團也在海上風電領域持續發力。廣東省能源集團共投資建設7個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3100MW,項目分布在汕尾、陽江、珠海以及湛江四個地級市,2021年12月已并網的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在當時是國內建設難度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之一;深圳能源集團投資的汕尾紅海灣六海上風電項目已于2024年1月獲核準,并于2025年6月啟動EPC工程招標,該項目裝機容量500MW,未來將為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貢獻新力量。
2025年將是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關鍵轉折之年,逐風深海、技術創新已然成為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為全方位挖掘創新潛能,激發產業活力,北極星電力網、將于 2025年7月2日在山東煙臺舉辦第五屆海上風電創新發展大會 ,大會以“逐風深藍 創新賦能”為主題,將邀請來自行業主管部門、高端智庫、科研院校、領軍企業以及重大項目的相關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創新發展之路,擘畫海上風電的未來藍圖。
報名方式
掃描添加會務微信
獲取報名表及更多會議資料
來源:
作者:高高
原標題:該省海上風電開發,“五大”發電被趕超!